藥膳食療
1.杏仁芝麻粥:
[原料]苦杏仁5~10 g,黑芝麻10~20 g。大米25~50 g,冰糖適量。
[制法]將苦杏仁、黑芝麻、大米一起加適量清水熬成粥,加入冰糖溶化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益氣潤下。適宜氣虛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5~7日。
2.郁李仁糊:
[原料]郁李仁12~24 g,粳米粉25~50 g。
[制法]將郁李仁搗爛如泥,與粳米粉調(diào)勻,沖入沸水適量,調(diào)成稀糊狀即可。
[功效]益氣潤下。適宜虛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2~3劑/d,療程不限。
3.黑芝麻紅棗糊:
[原料_]黑芝麻30~50 g,大棗5~10枚。
[制法]先將大棗去核備用。再將黑芝麻放入鍋中,炒爆至脆,研末,與去核大棗共搗爛如泥即成。
[功效]益氣潤下。適宜虛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隨意服食,或開水送下,連服7~10日。
4.松子子仁粥:
[原料]松子仁 5~10 g,粳米適量。
[制法]將松子仁研碎,與粳米一同加適量清水,共煮成粥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益氣潤下。適宜虛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隨意服食。
5.蓯蓉肉桂粥:
[原料]肉蓯蓉12~24 g,肉桂末2~3 g,糯米50~100 g,麻油、食鹽各少許。
[制法]將肉蓯蓉洗凈,搗爛如泥,與糯米一起加適量清水,共煮成稀粥,再加入肉桂末攪和,加入麻油、食鹽調(diào)味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益氣潤下。適宜虛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1劑/d,早、晚分2次服,連服5~7日。
6.沙參玉竹煲老鴨:
[原料]沙參20~40 g,玉竹25~50 g,老雄鴨1只,蔥花、姜末、食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[制法]將老雄鴨宰殺后去毛及內(nèi)臟,洗凈,與沙參、玉竹一同放入沙鍋中,加蔥花、姜末及適量清水,燒沸,文火燜煮約1小時,至鴨肉爛熟,加入食鹽、味精調(diào)昧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滋陰補肺。適宜久咳腸燥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佐餐服食,連服5~7日。
7.麻仁粟子糕:
[原料]栗子粉15~25 g,玉米粉20~30 g,芝麻仁、火麻仁、紅糖各適量。
[制法]將芝麻仁洗凈,瀝去水分。炒香;火麻仁研為細末。將2味放入盆內(nèi),拌勻,再加入栗子粉、玉米粉、紅糖,用水和勻,做成糕坯,上籠,武火蒸15~20分鐘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補腎潤腸。適宜氣虛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數(shù)日。
8.黃芪火麻仁蜂蜜飲:
[原料]蜜炙黃芪5~10 g,火麻仁6~10 g,蜂蜜8~15 g。
[制法]將生火麻仁打碎,與蜜炙黃芪一同放入鍋中,加清水煎煮半小時,取濃汁,加入蜂蜜,拌勻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補氣潤腸。適宜氣虛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1劑/d,早、晚分2次服,連服數(shù)日。
9.蜜餞鮮桑椹
[原料]鮮桑椹250~500 g,蜂蜜100~200 g。
[制法]將鮮桑椹洗凈,放入鋁鍋中,加蜂蜜,小火煮沸,調(diào)勻即可,待冷,裝瓶備用。
[功效]滋陰潤腸。適宜陰虛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隨意食用。
10.冰糖燉香蕉:
[原料]香蕉1~2支,冰糖適量。
[制法]將香蕉去皮,加冰糖適量,隔水燉。
[功效]潤腸通便。適宜血虛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1~2次/d,分2次服,連服數(shù)日。
11.銀耳橙汁:
[原料]銀耳10~15g,鮮橙汁10~20 mL。
[制法]將銀耳洗凈,泡軟,放入碗中,置鍋內(nèi),隔水蒸煮,加入橙汁調(diào)和即成。
[功效]清熱導滯。適宜積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1劑/d。分2次服,連服數(shù)日。
12.菠菜粳米粥:
[原料]菠菜50~100 g,粳米50~100 g,麻油、食鹽各少許。
[制法]將菠菜置煮沸的開水中燙至半熟,撈出,切成小段;粳米置鍋中,加適量清水,煮成稀粥后,加入菠菜,再煮數(shù)沸,加入麻油、食鹽調(diào)味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清熱導滯。適宜積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1劑/d,早、晚分2次服,連服5~7日。
13.蘿卜蜂蜜飲;
[原料]白皮大蘿卜1個,蜂蜜80~100g。
[制法]將蘿卜洗凈,挖空中心,裝入蜂蜜,置大碗中,加水蒸煮至熟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清熱導滯。適宜積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吃蘿卜飲蜂蜜水,連服數(shù)日。
14.生軍茶:
[原料]大黃(生軍)1~4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大黃、白糖一起放入碗中,用沸水沖泡,加蓋焗半小時左右即成。
[功效]清熱導滯。適宜積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代茶頻飲。
15.蜜糖金銀花露:
[原料]蜜糖15~30 g,金銀花8~15 g。
[制法]先將金銀花煎水,去渣放涼,分次加入蜜糖溶化即成。
[功效]清熱通便。適宜積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代茶頻飲。
16.桂花香蕉核桃凍:
[原料]瓊脂10~15 g,核桃仁60~100 g,去皮香蕉80~200 g,奶油300~500 g,糖桂花、菠蘿蜜、白糖各適量。
[制法]將核桃仁去皮;香蕉加水,研磨成漿備用。鍋內(nèi)加適量清水與瓊脂,用中火溶化后,先加白糖拌勻,再加核桃仁、香蕉漿拌勻,最后將奶油放入鍋中攪勻,轉用小火煮沸后,出鍋,倒入鋁盒內(nèi)。核桃仁香蕉糖漿晾涼后,放入冰箱內(nèi),待核桃仁香蕉糖漿凍結后,取出,用刀劃成菱形后裝盤,撒上糖桂花,淋上菠蘿蜜,再澆上冷甜湯或冷開水即可。
[功效]清熱潤燥通便。適宜燥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當點心,隨意食用。
17.蜜餞黃瓜山楂:
[原料]嫩黃瓜3~5條,山楂20~30 g,白糖、蜂蜜各適量。
[制法]將嫩黃瓜削去兩頭,去皮和瓤,洗凈,切成條,放入沸水中,焯熟撈出。山楂洗凈并用紗布包好,加清水適量,用中火熬2次,每次約15分鐘,濾過,取汁,合并2次濾汁約80 g。凈鍋上火,倒入山楂汁,加入白糖,用小火慢熬至糖全部溶化時,加蜂蜜收汁,倒入黃瓜條,拌勻,出鍋裝盤即可。
[功效]消食導滯。適宜食積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佐餐服食,連服數(shù)日。
18.三仁丸:
[原料]火麻仁、苦杏仁、瓜蔞各等份。
[制法]將3味共研為細末,加入白蜜,煉為丸如棗大即成。
[功效:清熱潤腸。適宜燥熱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2~3丸/d,溫開水送下。
19.豬脊肉粥:
[原料]瘦豬脊肉50~1,0 g,粳米60~100 g,茴香、食鹽、麻油、花椒粉各少許。
[制法]先將豬脊肉洗凈,切成小塊,在香油中稍炒后,加入粳米與適量清水共煮粥,待粥將熟時。加入茴香、花椒、食鹽調(diào)味,再煮一二沸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滋陰,潤腸。適宜熱病傷津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早、晚空腹食,連服數(shù)日。
20.菠菜粥:
[原料]菠菜100~200 g,粳米15~30 g。
[制法]先用適量清水將粳米煮粥,待粥將熟時,下入菠菜,水沸即熟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和中通便。適宜體弱,久病大便澀滯不通。
[服法]任意服食。
21.鎖陽桑椹蜜糖水:
[原料]鎖陽8~15 g。桑椹10~15 g,蜂蜜20~30 g。
[制法]將鎖陽切片,與桑椹一起加適量清水煎取汁液,加入蜂蜜攪勻即成,待溫飲用。
[功效]補腎益氣。適宜氣虛型小兒便秘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數(shù)日。
22.酥蜜粥:
[原料]酥油10~20 g,蜂蜜15~30 g,大米50~100 g。
[制法]將大米掏凈、煮粥,粥熟時調(diào)入蜂蜜、酥油,再煮一二沸即成,待溫服食,
[功效]補益氣血,潤腸通便。適宜氣血虧虛,腸燥便秘,大便干結難解等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3~5日。
23.香蕉粥:
[原料]香蕉1~2支,大米25~5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香蕉去皮,擇凈,搗泥備用;大米淘凈,放入鍋中,加清水適量煮粥,粥熟時調(diào)入香蕉、白糖,再煮沸后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清熱潤腸,潤肺止咳。適宜大便燥結,肺虛、肺燥咳嗽等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3~5日。
24.黃芪芝麻糊:
[原料]黃芪3~5 g,黑芝麻20~40 g,蜂蜜30~60 g。
[制法]將黑芝麻炒香,研末備用;黃芪水煎,取汁調(diào)芝麻、蜂蜜飲服。
[功效]益氣養(yǎng)血,潤腸通便。適宜氣虛便秘,排便無力,便后疲乏,甚至汗出氣短等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3~5日。
25.魚鰾耳棗湯:
[原料]魚鰾膠5~10 g,大棗6~10枚,白木耳3~5 g,冰糖25~50 g。
[制法]將大棗去核,白木耳發(fā)開,擇洗干凈,同冰糖加清水適量燉熟后,調(diào)入搗碎的魚鰾膠,再煮3~5分鐘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益氣養(yǎng)血。適宜血虛便秘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3~5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