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藥膳食療】
1.雞內金雞肝散:
[原料]雞內金30 g,雞肝300 g。
[制法]將鮮雞肝洗凈,去筋,切為小塊,在太陽下曬干或用火烘干;將雞內金放入炒鍋焙一焙,打碎。將上2味一同研為細末,儲藏于凈瓶中。
[功效]消食健脾胃。適宜小兒疳積,營養(yǎng)不良患兒。
[服法]5~10g/次,3次/d,以溫開水沖服
2.蟾蜍糖茶:
[原料]蟾酥(蟾蜍)1只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春夏時捉活蟾蜍1只,以大者為佳,剝除外皮,剖去內臟,洗凈,將肉曬干或烤干,研為細末,儲藏于干凈容器內即可,用時以開水沖,加入白糖適量。
[功效]消積和胃,健脾利濕。適宜積滯日久成疳,面黃肌瘦,神倦乏力之患兒。
[服法]沖服,0,5~1 g/次,2~3次/d,連服數日。
3.谷芽山楂飲:
[原料]谷芽8~10 g,山楂10~12 g。
[制法]將上2味一同加適量清水煎煮成湯即可。
[功效]消食健胃,化積除疳。適宜小兒疳積,營養(yǎng)不良患兒。
[服法]代茶飲,1劑/d,分數次服完。
4.雞金白糖餅:
[原料]生雞內金90 g,白面250 g,白糖少許。
[制法]將雞內金研為極細末。將白面、雞內金末,再加適量白糖一起混合,加水適量,調勻,如常法烙成小餅即可。
[功效]清虛熱,開胃口,驅蛔蟲。適宜小兒疳積,脾虛腹大,面黃食少者。
[服法]當點心吃。
5.石榴根燉豬肉:
[原料]紅石榴根皮、瘦豬肉各20~30 g,食鹽少許。
[制法]將瘦豬肉洗凈,切為0,3 cm小塊,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。沙鍋中放入清水適量。再放入豬肉塊、石榴根皮,置旺火上燉沸,改小火燉至豬肉爛熟,去石榴根皮,加食鹽調味,即可出鍋。
[功效]健脾胃,補氣血,消食積。適宜小兒疳積、消化不良,形體贏瘦。
[服法]吃肉喝湯,連吃3日。
6.乳鴿療疳方:
[原料]乳鴿1只,黨參、黃芪各10~15 g,白術6~10 g,食鹽少許。
[制法]將乳鴿剖去內臟,開水燙后拔凈毛,放入沸水中,焯去血水;黨參、黃芪,白術用紗布2~3層包好。取沙鍋,加清水適量。放入乳鴿及藥包。置武火上煮開,改文火燉,待鴿肉爛熟,取出藥包不用,加入食鹽調味;即可出鍋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健脾胃,補氣血,療疳積。適宜小兒疳積,氣血兩虛者。
[服法]吃鴿肉,喝湯,1劑/3 d,連服4劑為1個療程。
7.雞內金蒸黃鱔:
[原料]黃鱔1條,雞內金3~6 g,醬油、味精各適量。
[制法]取黃鱔30 cm之大者,剖腹取出其內臟,剝去骨刺。洗凈待用。雞內金打碎,塞于鱔魚腹中。取蒸鍋注入清水適量,將錯魚盤置于瓷碗內,放入蒸鍋,加蓋蒸1小時許,待熟后取出,放醬油、味精調味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大補氣血。適宜氣血虛弱之小兒疳積患兒。
[服法]1劑/d,連服數日。
8.蠶蛹核桃肉湯:
[原料]蠶蛹30~50 g,核桃仁100~150 g,食鹽少許。
[制法]將蠶蛹置炒鍋中,略炒。取容量適宜韻沙鍋,注人清水約500 mL,放入核桃仁、蠶蛹,大火燉開,改小火燉約40分鐘,待熟后加食鹽調味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健脾胃,補氣血,療疳積。適宜小兒疳積、氣血兩虛,身體瘦弱者。
[服法]食蠶蛹、核桃仁,喝湯,連服5次。
9.二丑消積餅:
[原料]黑丑、白丑各30~60 g,白面300~500 g。
[制法]將二丑炒香脆,研成細粉狀,與面粉調和。加適量白糖,焙制成每塊3 g重的餅干食用。
[功效]消食導滯。適宜脾胃不和之疳積。
[服法]1~2塊/次,1~3次/d,連服數日。
10.雞內金粥:
[原料]雞內金3~6 g,干橘皮2~3 g,砂仁0,6~1,3 g,粳米20~30 g,白糖少許。
[制法]先將前3味共研成細末,然后與粳米一同加適量清水共煮成粥,粥熟時調入白糖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消食導滯。適宜脾胃不和之疳積。
[服法]早、晚各1碗,連服數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