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被啪到深处gif动态图,妺妺窝人体色777777,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,麻豆第一区mv免费观看网站 ,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

搜索

1 感染途徑

2 癥狀

3 檢查指標

4 治療

5 用藥

6 飲食

遺精

? 英文名稱:spermatorrhea

? 俗稱

? 就診科室:男科,生殖健康

? 常見癥狀:耳鳴,遺精

? 傳染性:不會傳染

? 患病部位:男性生殖系統(tǒng)

? 遺傳性:不會遺傳

? 易感人群:男性

? 相關疾病

感染途徑

? 遺傳因素

  遺精不會遺傳。疾病可分為遺傳病和非遺傳病兩大類。遺傳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遺傳因素決定的疾病,常為先天性的,也可后天發(fā)病。由感染或傷害引起的則是非遺傳病。遺精屬于非遺傳性疾病,病因如下:

  心理因素:由于對性知識的缺乏,對性問題思想過度集中,對性刺激易于接受,使大腦皮層持續(xù)存在性興奮,從而誘發(fā)遺精。性刺激環(huán)境影響:黃色書刊或電影等中的性刺激鏡頭刺激大腦,誘發(fā)遺精。縱欲手淫:房事縱欲,手淫頻繁射精中樞呈病理性興奮而誘發(fā)遺精。精神因素:這是由于男性的性的要求過分強烈不能克制,特別是在睡眠前性欲過度引起性興奮,長時間使性活動中樞神經受到刺激而造成遺精。過度疲勞、炎癥刺激、物理因素等因素。

? 環(huán)境因素

  遺精不是傳染病,不會傳染給其他人。傳染病是指傳染源(人或是其他寄主)攜帶病原體,通過傳播途徑感染易感者的疾病。遺精是非感染性疾病,無傳染源存在,自然沒有傳染之說。具體病因如下:

  心理因素:由于對性知識的缺乏,對性問題思想過度集中,對性刺激易于接受,使大腦皮層持續(xù)存在性興奮,從而誘發(fā)遺精。性刺激環(huán)境影響:黃色書刊或電影等中的性刺激鏡頭刺激大腦,誘發(fā)遺精??v欲手淫:房事縱欲,手淫頻繁射精中樞呈病理性興奮而誘發(fā)遺精。精神因素:這是由于男性的性的要求過分強烈不能克制,特別是在睡眠前性欲過度引起性興奮,長時間使性活動中樞神經受到刺激而造成遺精。過度疲勞、炎癥刺激、物理因素等因素。

癥狀

? 耳鳴,遺精

  每周遺精1次以上,或連日數(shù)遺,無論有夢無夢.兼有頭暈乏力,腰酸腿困.均可診斷為遺精之病。一般而論,有夢而遺者病輕,無夢而遺,或清醒時而遣者病重,初病相火旺而證實者,病輕;久病腎虛而精滑者。病重;遺精僅有頭暈、腰酸腿困者,病輕易治;遺精而見頭暈眼黑、腦空耳鳴、形瘦神疲、心神恍惚、氣短汗出、難以臥起者,病重難治。

檢查指標及確診

? 檢查指標

  【診斷與鑒別診斷】

  1.診斷要點:每日兩次以上,或一日數(shù)次,在睡夢中發(fā)生遺泄,或在清醒時精自滑出,并有頭暈,耳鳴.精神萎靡,腰酸腿軟等癥狀,即可診為遺精。

  2.鑒別診斷:

  2.1.精溢:凡成年未婚男子,或婚后久遠房事者,偶有遺精,或每周遺精1次,并無不適之感,此為生理性遺精,滿而濫者也。

  2.2.早泄:性交時間過短,或有性行為.未曾交合而精渡過早排出,隨之陰莖萎軟,不能進行正常性交者,是為早泄。早溉是性交之始其精自泄,而不能進行正常的性交,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遺之遺精不同。

  2.3.精濁:尿道口(馬口)時有糊狀白液,或狀如米泔樣液體流出.滴瀝不盡,莖中或有癢痛,或如火灼,或如刀割,此名為精濁。實為尿液中混夾精液,或排尿后有精液流出而言,濕熱下注性遺精,莖中灼痛在小便時才有,一般遣精時,并無痛感,以此為別。

治療

? 一般治療

  一般而論,凡有夢而遺者.“精為神動也,其因在心”。無夢而遺者,多病在腎。有邪而致遺者,多為實證、熱證;無邪而病精精者,多為虛證、寒證。初病者輕.多由邪火擾動精室;久病者重,多由七情內傷,臟腑失調。所以,遺精的臨床分型,多從病因辨證和臟腑辨證,兩者結合,太咯分為君相火旺證,心虛肝郁證、腎氣不周證、心腎不交證、脾虛氣陷證、濕熱下注證6大證候。

  1.君相火旺證:

  本證多指欲念一生,心火動于內而相火動于外,表現(xiàn)以陽事易興、陰器易舉、夢遺失精為主的證候。

  1.1.臨床表現(xiàn)

  1.1.1.主癥:夢遺失精,陽事易共。

  1.1.2.次癥:

  心悸怔忡,心煩面赤;

  頭暈且眩,夢魂顛倒;

  腰酸耳鳴,或腰痛身熱;

  潮熱盜汗,形體消瘦。

  1.1.3.典型舌脈。舌紅少苔,脈弦細而數(shù),尺部虛大或弦大。

  1.2.辯證分析 身之君火藏于心,相火寄予腎和肝,神安則火伏,相火下潛;若君火動于上,則相火應于下,相火妄動,腎失封藏,肝失疏泄,而精液失泄;若思想元窮,意淫于外,心火內生,相火擾動,故陽強易舉,夢遣失精;虛火亢于上,則心悸怔忡,心煩面赤,耳鳴眩暈;陰精虧于下,則腰酸腿痛而熱,甚或潮熱盜汗。形體消瘦,表現(xiàn)陰虛火旺之證。舌紅少苔,脈弦細而數(shù),或尺部虛大,為心肝陰虛火旺之候??傊?。本證為心肝腎三臟陰虛火旺之病。

  1.3.診斷要求 凡具備主癥并見次癥之一及典型舌脈者,可確立本證診斷。

  1.4.論治法則 滋陰降火。佐以潛鎮(zhèn)。

  1.5.方劑選要

  1.5.1.首選方劑:三才封髓丹。方中天冬、生地黃滋陰生水,水生火自降;黃柏苦寒降火,火降陰不傷,使君火自降,相火自潛;配以砂仁醒胃,使以上諸藥無寒凝滯中之弊;配以人參意在益氣而生陰,陰有所長,火亦下潛;若加黃連、梔子、龍骨、牡蠣、龜甲清心潛陽之品.神安精亦自固,更適于君相火旺陰虛之證。

  1.5.2.備用方劑:知柏地黃丸。本方為壯水制火之劑,方中以知母、黃柏瀉南補北;得茯苓安神,山茱黃合牡丹皮、地黃滋養(yǎng)肝腎之陰,以補真水;合澤瀉引邪火下行,制相火之上亢。若本方重用知母、黃柏,更加龜甲、牡蠣等滋陰潛陽之品,又適用于相火過旺之陽強、遺精之癥。

  1.6.中成藥選介

  1.6.1.知柏地黃丸:適用于腎陰不足,相火偏亢之遺精證。

  1.6.2.朱砂安神丸;方中黃連、朱砂,清心除煩,寧心安神為主;當歸、生地黃滋陰養(yǎng)血,補陰制火,養(yǎng)血又助于安神;使以甘草調和諸藥。本方伍用蓮子30g,煎湯為引,使君火清而神自安.神安而精自固。對心思無窮、欲火過旺、心煩心悸、夢遺失精之癥,最為適宜。

  1.7.針灸療法 取穴:關元、心俞、神門、太沖、腎俞。手法:提插法,心俞、神門、太沖以瀉法為主,不宜留針;腎俞、關元以補法為輔。

  1.8.驗案選粹 某男,操用神機,肝木與心火相為煽動,肝膽內寄相火,心火妄動則相火隨之,精滑不固,五心煩熱,體肢骶酸,皆屬陰分不足之恙。脈弦小數(shù)。治宣清滋一法,擬方請政。合參須、細生地黃、牡丹皮、蓮子心、大麥冬、東白芍、朱茯荸、車前子、懷山藥、左牡蠣、澤瀉、聚精丸(黃魚鰾膠、沙蔸子,蜜丸)。(《凌曉五醫(yī)案》)

  辨治按語 心火過旺,相火過亢,為本證之病因,心君火動則相火亦動,故本證清君火瀉相火是治其本。清火藥用知母、黃柏、黃連、梔子、蓮子心;滋陰能降火,用知母、天冬、生地黃、龜甲;殊不知動于心者,神游于上,而精瀉于下,尤當寧心安神,當選加遠志,酸棗仁、柏子仁、龍骨、牡蠣、朱砂安神潛陽之品,更有良效。心安則神不游,陽潛而火不浮,神安陽潛,其火自降,精液自固。藥物之外,尤當調神怡情,不可以妄為常,以酒為漿,耗散精神,損身傷體。

  1.9.文獻選錄《格致余論·遺精》:“主閉藏者腎也.司疏泄者肝也,二臟皆有相火。而其系上屬于心。心君火也,為物所感則易動,心動則相火亦動,動則精自走?!薄蛾懯先泪t(yī)驗·遺精案》;“因思慮太過,心血則無以養(yǎng)其神,而心神飛越,因有夢交事,神不守舍,則志亦不固,而腎精為之下遺。”《臨證指南醫(yī)案·遺精》;“大抵此癥……腎精虧乏,相火易動,陰虛陽胃而為遺精,用厚味填精,介類潛陽,養(yǎng)陰固澀諸法?!?/p>

  2.心虛肝郁證:

  心虛肝郁證是由思想無窮,所念不遂,情志抑郁,心血暗耗,肝氣郁結,臨床表現(xiàn)以夢遺失精、心悸少眠、郁悶不樂、胸滿煩驚為主的證候。

  2.1.臨床表現(xiàn)

  2.1.1.主癥:夢遺或滑精,交互頗作。

  2.1.2.次癥:

  胸脅脹滿,善太息;

  心悸不眠,頭暈神疲;

  煩驚少眠,郁悶不樂;

  寒熱間作,口苦納少。

  2.1.3.典型舌脈:舌尖紅赤,瞢白,脈弦大虛數(shù)。

  2.2.辨證分析心藏神,為精之主宰,肝藏魂而主精之疏泄,兩者為母子之臟,相生相養(yǎng)。思想無窮,勞心過度則傷心,心傷則腎精無主,夢則神游而失精。所欲不得.隱曲不解則肝郁失達。精失疏泄之常。心肝互病,相為影響,而成為夢遺、滑精交互頻作之心虛肝郁證,心虛則心悸、煩驚、少眠多夢,或動則心慌汗出。肝郁則胸脅脹滿、郁悶不樂、善太息。肝之疏泄太過,夢遣頻作,或閉目即遺。肝郁化熱則口苦舌紅。精耗陰傷,腦失所奉。神無所養(yǎng)則頭暈腦空。心神不安,夢魂顛倒,甚則臥床不起。病久精虧,陰陽之精交損,陰陽失調,寒熱閩作,或臟腑損傷,久延成勞,成損之證。

  2.3.診斷要求 凡具備主癥井見1項以上次癥及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心虛肝郁證。

  2.4.論治法則 疏肝達郁,養(yǎng)心安神。

  2.5.方劑選要

  2.5.1.首選方劑:柴胡桂枝龍骨牡蠣湯。本方以柴胡疏肝達郁;桂枝、黨參通益心氣;配茯苓、遠志、龍骨、牡蠣安神潛陽以固精;半夏降逆祛痰,交通陰陽,得黃芩、大黃下痰火,并解郁熱;甘草和中,井調和諸藥。全方共奏養(yǎng)心調肝、守神固精之功。適用于肝郁心虛之夢遺失精。

  2.5.2.備用方劑:黃連清心飲。方中黃連、茯神、酸棗仁清心安神,當歸、生地黃養(yǎng)血滋陰,伍川楝子理氣疏肝,蓮子肉益心澀精。諸藥相合能益心達肝,安神固精。若加香附更適用于心肝陰虛,氣部精滑之證。

  2.6.中成藥選介

  2.6.1.迫遙丸加朱砂:方中柴胡、薄荷疏肝達郁,當歸、白芍養(yǎng)血疏肝,茯苓、朱砂益心安神。諸藥相舍,則肝郁得解,心血有養(yǎng),則神安而精固,適用于肝郁心虛而遺精之病初得者。

  2.6.2.柏子養(yǎng)心丸與逍遙丸:兩者間服.一以養(yǎng)心安神,一以疏肝達郁,共奏調肝益心.安神固精之功。

  2.7.針灸療法取穴:心俞、肝俞、太沖、三陰交。手法:提插{盞。補神門、心俞,養(yǎng)心安神;瀉太沖、三陰交,以疏肝達郁。一補一瀉則選養(yǎng)心調肝、安神固精之功。

  2.8.飲食療法蓮子銀耳湯。蓮子10g,銀耳15g,山藥20g,共燉成粥,食前加雞蛋2枚,攪散后和粥加冰糖適量頓服。

  2.9.驗案選粹

  案一:宋某,男,23歲,工人.未婚。夢遺滑精,頻作難已,病及三月,癥兼頭暈少眠,心悸易驚,情郁不樂,善太息,諸治無效。兩周來遺精頻作。腰腿酸軟,納少食呆,臥床不起,動則汗出。1980年4月就診。視其面色憔悴,苔自舌紅,脈弦虛而數(shù)。詢其所因,系思想無窮.所念不遂,復受驚嚇,病久失調,陰陽錯雜.此屆肝郁心虛夢遺失精之癥。擬葬心疏肝,調理陰陽,方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減。藥用柴胡10g,黃芩10g,半夏10g。黨參15g,桂枝log,大黃6g,茯苓l0g,龍骨、牡蠣各30g,遠志10g,甘草10g。上方連服2劑。遺精即止。繼服3劑,諸癥逐減,又服6劑。心悸不眠均已,神怡力增,婚后兩年,而生一子。(引自:王懷義醫(yī)案)

  案二:風人陽明血分,心肝氣火不寧,遍體疹塊有年,頻頻舉發(fā),胸悶肋牽,多食則吐,寢汗遺精,心神不安。擬養(yǎng)陰涼血,以寧君相。沙參、牡丹皮、黑芥、茯神、大胡麻、陳皮、合歡、牡蠣、赤小豆。(引自:馬培之醫(yī)案)

  辯治按語 本證多系積思不解,所欲不遂,情志內傷所致。肝郁不伸,病延及心,精神抑郁,心神為之不寧,大法宜疏肝解郁,調氣安神。藥物常用柴胡、香附、川楝子、合歡花疏肝理氣;生地黃、當歸養(yǎng)血柔肝,遠志、柏子仁、酸棗仁、龍骨、牡蠣安神固精,雖有精傷神靡,“似損非損”者,且不可用巴戟天、鹿茸、枸杞子溫腎壯陽之品,至于乳酪、酒食、牛羊肉厚味之品,亦當所忌。情志之病,又不可專以藥治,靜養(yǎng)善調更為重要。

  2.10.文獻選錄《靈樞·邪氣臟腑病形》;“愁憂恐懼則傷心?!薄鹅`樞·本神》:“是故體惕思慮則傷神,神傷則恐懼流淫不止。”《類證治裁·遺泄》:“有積思不隨,宜安神固氣,解郁疏肝?!?/p>

  3.腎氣不同證:

  本證是指腎氣虧損,封藏固攝失職,精關不固所致的以遺精為主的臨床證候。

  3.1.臨床表現(xiàn)

  3.1.1.主癥:不夢而遺.滑精頻作。

  3.1.2.次癥:

  腰膝酸軟,精神萎靡;

  頭暈耳鳴,動則氣喘;

  面色咣白,形體消瘦;

  夜尿增多,小便頻數(shù)。

  3.1.3.典型舌脈:舌淡苷白,脈沉弱。

  3.2.辨證分析本證因房勞過度,腎氣過泄;或因先天不足,腎氣不充;或因久病體弱,腎氣受損。導致腎氣虧損,封藏失職,固攝無權而精關不固,則遺精頻作,滑泄不止。腎氣不足則腰膝酸較、面白、神倦乏力;腎虛膀胱不約則夜尿多而小便頻數(shù);腎氣不納則汗出氣喘;髓海不足,腦失所養(yǎng)則頭暈耳鳴;舌淡脈沉為腎虛之象。

  3.3.診斷要求凡具備主癥兼見次癥任何l項及典型舌脈者,均可診為本證。

  3.4.論治法則

  補腎澀精。

  3.5.方劑選要

  3.5.1.首選方劑:秘精丸。其方以韭菜子、菟絲子、五味子補腎固氣;龍骨、牡蠣、桑螵蛸秘腎澀精;茯苓健脾通心,旨在補腎澀精。適用于純虛無邪之證,為平補固精之良方。

  3.5.2.備用方劑:斑龍丸。方中菟絲子,補骨脂補腎固精,鹿角膠、鹿角霜補督脈而溫腎陽,以助腎氣;柏子仁、茯苓養(yǎng)心安神,神安則腎固。諸藥相合,共奏補腎溫陽、固氣攝精之效,適用于久病腎督陽虛、腎氣不固之證。

  3.6.中成藥選介

  3.6.1.鎖陽固精丸:方以鹿角霜,補骨脂、巴戟天補氣溫腎;山萊蔸、熟地黃、鎖陽益腎固精,以助腎氣;芡實、蓮子、煅龍骨、煅牡蠣固腎澀精,反佐以知母、黃柏以制虛火。諸藥相合,溫腎補氣、填髓固精,適用于腎氣不固,目眩耳聾.夢遺滑精。腰膝酸痛。四肢無力之證,固攝其下,以節(jié)其流。

  3.6.2.金鎖固精丸:方中沙苑子、蓮須補腎固精,合龍骨、牡蠣澀精止遺。諸藥相合.既能補腎,又能澀精,為平補澀精止遺的良方。

  3.7.針灸療法 取穴:關元、大赫、志室、腎俞、足二里。針用補法?;蚺湟跃姆ā?/p>

  3.8.飲食療法

  3.8.1.棗皮枸杞粥:棗皮(山茱萸)20g,芡實、枸杞子各50g,大米50~100g,共煮成粥,加白糖適量,稍煮即食。

  3.8.2.鎖陽粥;鎖陽20g,洗盡切開,加大米50g煮成粥,加食鹽少許,食之。

  3.9.驗案選粹

  案一:呂某,成婚太早,精血未滿久泄,必關鍵不攝。初則精腐變濁,久則元精滑溢,精濁之病,巢氏分析彰著。經育腎虛氣漫為脹,咸為腎味,上溢口舌,皆下失攝納之權,腎氣不攝。生菟絲子粉、蛇床子、覆盆子、沙苑子、非菜子、五味子、鰉魚膠丸。

  按:葉氏此案用方,系由秘精丸與聚精丸、五子衍宗丸三方化裁而成。其功在固攝其下,以節(jié)其流。(引自:臨證指南醫(yī)案)

  案二:王某,男,27歲,已婚。久患遺精病巳3年.近來遺精頻作,每周必遺2~3次,伴有腰酸神疲,形寒肢冷.頭暈耳鳴,健忘失眠,面色無華、舌質潰紅,苔白,脈沉細無力。久病體虛,應予正治,故擬以填補腎陰,固澀精關,溫腎之法。熟地黃15g,山藥15g,枸杞子20g,澤瀉12g。附子10g,肉桂6g,杜仲10g,鎖用12g,蓮子10g,蓮須12g,煅龍骨20g。煅牡蠣20g。水煎服。服上方20余劑,經治月余,病愈正復。(《河南省名老中醫(yī)經驗選集》)

  辨治按語陽虛腎氣不固,則腎失封藏,封藏失職而發(fā)為遺精。然氣虛為陽虛之漸,陽虛為氣虛之極。腎氣不固,日久不愈,可致腎陽虛衰?,F(xiàn)腎陽不足之候。故其治療。氣虛故當補攝,陽虛自當溫腎補陽和固攝并進。常用藥如肉桂、附子、菟絲子、人參、肉蓯蓉、鎖陽錳補腎陽,合龍骨、牡蠣,桑螵蛸、盒櫻子、蓮須等固澀之品同施,熟地黃、山藥、龜甲填補真陰之品又當相佐,以陰引陽,陽生自精固。久病衰憊之體,湯藥難以速效.并可間進金匱腎氣丸、鎖陽固精丸、龜齡集等丸藥.緩以求進,且忌攻伐消削之品,以傷腎元。

  3.10.文獻選錄《素問·六節(jié)臟象論》:“腎者主蟄.封藏之本,精之處也?!薄督鹉湟浴ぱ蕴搫凇?“勞之為病……陰寒精自出,酸削不能行。~夫失精家,少腹弦急,陰頭寒,目眩,發(fā)落,脈扳虛芤遲……男子失精,女子夢變,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?!薄吨T病源候論·虛勞病諸侯》:“腎之虛弱.故精溢也。見聞感觸,則動腎氣.腎藏精,今虛弱,不能制于精,故因見聞精漏失?!薄豆沤襻t(yī)鑒·遣精》日:“失精者,五臟六腑皆有……下元虛敗,精不夢而遺者,乃腎虛精滑故也。”《類證治裁·造泄》日:“有精失久滑,不夢而泄者,宜固攝止脫。有房勞過度,下元虛憊,寐則陽陷而遺精不夢者,宜升八脈之氣。”

  4.心腎不交證:

  心腎不交,又名水火不濟,本證是由心火亢于上,腎水虧于下,導致腎水,心火互不相濟,而致的以夢遺滑精、心煩不眠、腠腿酸困為主要表現(xiàn)的臨床證候。

  4.1.臨床表現(xiàn)

  4.1.1.主癥:夢交失精。

  4.1.2.次癥;

  4.1.2.1.心煩不眠,腰腿酸較;

  4.1.2.2.頭暈耳鳴,口咽干燥或潮熱盜汗。

  4.1.3.典型舌脈;舌紅苔少,脈寸數(shù)尺沉或虛大而散。

  4.2.辨證分析心火下降,乃由腎水下引所為,而腎水上升,乃由心地上吸所致。水升火降,水火而能相濟,故心腎變泰是為正常生理。若勞心過度,心陰暗耗,而心火獨亢于上,不能與腎水相濟;或因房事不節(jié),不知持滿,或因素體陰虛、腎水耗傷不足以上升濟心火;或病久火亢必傷陰,陰傷火必亢,互為所傷等,都可導致水火不能相濟,進成心腎不交征。水虧火旺,擾動精室,精痕失固而出現(xiàn)夢交失精;心火上擾而神志不安則出現(xiàn)心煩不眠;陰失精傷,真水不能上承,腦失所養(yǎng)則頭暈耳鳴;腰為腎之府,火亢精傷則腰腿酸困;精傷陰不足.虛火上炎而見口咽干燥,舌紅脈數(shù),甚或潮熱盜汗。

  4.3.診斷要求 凡具備主癥兼見l項以上次癥及典型舌脈者,即可建立本證診斷。

  4.4.論治法則

  交通心腎,滋水安神。

  4.5.方劑選要

  4.5.1.首選方劑:心腎同源方。方中酸棗仁、遠志、柏子仁、石菖蒲養(yǎng)心寧神,神安腎自固;山茱萸、地黃、麥冬滋陰生水,水升火自降,心神自安;山藥、芡實、五味子固腎斂精,精守則陰水不虧。諸藥相合,則水火相濟,心腎交通,所謂“心腎相依”亦即“水火相濟之意,“治心正所以治腎,治腎亦正所以治心也”。

  4.5.2.備用方劑,桑螵蛸散。方中桑螵蛸補腎固精,龍骨澀精安神,用為主藥;輔以黨參、石菖蒲、遠志安神定志。使心腎交通;佐以當歸、龜甲滋養(yǎng)陰血。諸藥相合,能交通心腎,固精止遺,達到水升火自降,神安而精自固之功。

  4.6.中成藥選介

  4.6.1.天王補心丹:方中生地黃、玄參,天冬、當歸滋陰,佐杜仲人腎以生腎水,水生心火自制;酸棗仁、柏子仁、丹參、茯神等養(yǎng)心安神,神安火自降,腎精有主,桔梗為諸藥舟揖,引真水上升以濟心火;茯苓、朱砂并以遠志為向導,入心安神,引火下行以暖腎水,一升一降則水火相濟。諸藥相合,補心之中自能補腎,交通心腎之功亦寓于其中,本方適用于勞心過度,腎精走泄夢遺失精之證。

  4.6.2.麥味地黃丸:方中地黃、山茱萸以滋腎水,牡丹皮、茯苓、麥冬以清心熱,五味子、山藥固腎斂精。睡前配服朱砂2g,安寧心神,亦自有交通心腎之功。本方適用于陰虛火浮,或氣短汗出腎精不固之證。

  4.6.3.朱雀丸:方中人參、茯苓益心氣,心氣充則引腎水以上行;沉香人腎納氣,引導心火下降。諸藥相合,使水升火降,心腎交泰。本方適用于心腎不交所致之健忘失眠,遺精之證。

  4.7.針灸療法 取穴:心俞、腎俞、神門、太溪。針法:瀉心俞、神門,使心火人腎;補腎俞、太溪生腎水上交于心,水火相濟則腎精自固。

  4.8.飲食療法 鎖陽棗仁粥:鎖陽20g,酸棗仁15g,大米50g,共煮成粥,加食鹽少許,夜臥前頓服之。

  4.9.驗案選粹

  案一;某男,本先天不足,童年后為遺泄所戕,繼之心虛白濁,加阻過勞神思。以致心腎不交,精關不同,漸成贏疾。今擬氣味俱厚之品,味厚樸坎,氣厚填精,冀以坎離相濟,心腎交通。才克有濟。熟地黃、麥冬、枸杞子、黃柏、五味子、紫河車、冬術、覆盆子、菟絲子、西洋參等。(引自;王九峰醫(yī)案)

  案二;某男,無夢而遺,勞心輒泄,乃心腎失交癥,用茯苓丸參六味。人參、熟地黃、茯神,遠志,當歸、山藥、蓮須、酸棗仁、五味子、龍骨、蓮實。糊丸服,數(shù)料痊愈,(《類證治裁》)

  辯治按語 精之封藏在于腎而主宰于心。腎欲靜而心欲寧,故治療心腎不交之候.多用滋陰降火、交通心腎之品。本為陰虛火旺,雖可少用苦寒直折之品,但應中病即止,不可過劑,以免傷陰,使陰愈虛火愈旺而嬰姹不交。病久不愈,陰損及陽,又可現(xiàn)心腎陽虛或心腎陰陽俱虛之候,屆時當以平調陰陽為要。

  4.10.文獻選錄《大小諸證方論·心腎同源湯》:“腎,水臟也;心,火臟也……只知心腎相克,而實相生……心必得腎水以滋養(yǎng),腎必得心火以溫暖,如人驚惕不安。夢遺精泄,非心腎不變乎;…此治腎正所以治心,治心即所以治腎也,所謂心腎相依?!薄额愖C治裁·遺泄》:“有用心過度,心不攝腎者,宜交心腎。”

  5.脾虛氣陷證:

  遺精之脾虛氣陷證,是由脾氣虛進一步發(fā)展,導致脾氣當升不升反而下陷,氣不攝精所表現(xiàn)的以遺精為主的臨床證候。

  5.1.臨床表現(xiàn)

  5.1.1.主癥:滑精。

  5.1.2.次癥:

  氣短懶言,肢倦乏力,面色萎黃;

  納呆口淡,腹瀉便溏,食后脘腹墜脹.四肢不溫。

  5.1.3.典型舌脈:舌拔苔白,脈沉弱或沉細。

  5.2.辨證分析 脾為后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。勞倦傷脾.或素體脾虛,或用藥過涼,損傷脾胃,或久病失治,脾虛氣弱,均可導致脾氣當升不升,反而下降,腎氣亦不固精,現(xiàn)氣虛氣陷遺精之證。脾虛則運化無權,而致納呆、食少,腹脹便溏;脾虛氣陷.化源不足。不能充養(yǎng)四肢肌肉,則面色萎黃、肢倦乏力、手足不溫;中氣不足則氣短懶言,食后脘腹墜脹;舌淡苔白,脈象沉弱或沉細均為脾虛氣陷之證候。

  5.3.診斷要求 凡具備主癥并見次癥l項或2項以及典型舌脈者,即可診斷為本證。

  5.4.論治法則

  補中益氣。健脾固精。

  5.5.方劑選要

  5.5.1.首選方劑:補中益氣湯加味。方中黃芪、黨參、白術、甘草益氣健脾;升麻、柴胡助參苠升提下陪之中氣,當歸以養(yǎng)血;陳皮以理氣使其補而不滯;加蓮子、龍骨、牡蠣秘精澀遺。脾健而氣升,氣升而精固,精圊而神生,神克氣固而精攝。

  5.5.2.備用方劑:秘元煎。方中人參、山藥、白術、炙甘草健脾益氣;遠志、酸棗仁、五昧子養(yǎng)心斂神而益心火,火煦脾土。中氣益升;金櫻子、芡實澀精。諸藥相合、共奏益氣養(yǎng)心、升陷固精之功,適用于脾虛及心,或心脾兩虛之證。

  5.6.中成藥選介

  5.6.1.人參歸脾丸:方中人參、黃芪、白術、甘草補氣健脾;當歸、龍眼肉、大棗補血養(yǎng)營,以充化源;酸棗仁、遠志、茯神養(yǎng)心安神.神安則氣不耗,精室自固;木香理氣疏木,使諸藥補而不滯。本方養(yǎng)心健脾,使氣旺血生,精關得固,適用于心脾兩虛,氣不攝精之證。若改服湯劑,則加芡實、蓮子、金櫻子,而精氣益固。

  5.6.2.脾腎兩助丸:方中以黨參、黃芪、白術、炒山藥健脾益氣;山萊萸、杜仲、鎖陽、補骨脂補腎攝精,溫腎培土;佐以熟地黃、麥冬以陰中引陽。諸藥相合,補脾益腎,兩相得助,適用于脾腎兩虛之身體虛弱.不思飲食,腰膝酸軟,夢遺滑精等癥。

  5.7.針灸療法 取穴:腎俞、太溪、三陰交、陰陵泉。均用補法。補腎取腎俞、太溪,補脾取三陰交、陰陵泉,或針、或灸,或交替并用。

  5.8.推拿療法取涌泉、腎俞,夜睡前端坐,用手按摩兩穴,摩后,伸一足而側臥,精液自固。

  5.9.恢食療法山藥、蓮子、白扁豆各15g,大米30g,共煮成粥,晚服。

  5.10.驗案選粹

  案一:寧某,男,26歲,夢遺年余,久治無效,且病情加重,3個月來晝臥亦遺,身體日趨消瘦,飲食少進,精神恍惚,竟至臥床不起。并見形寒肢冷,少氣懶言。舌淡苔白而膩,脈象沉細。法宜益氣健脾,補氣同精。黃芪30g,人參12g,半夏6g,炙甘草6g,羌活3g,獨活3g,防風6g,陳皮6g,白術9g,茯苓9g,澤肖6g,柴胡6g,白芍15g,黃連3g,生姜3片,大棗3枚。連服12劑后,并用腎氣丸、人參養(yǎng)榮丸調服1個月,病愈體壯。(《河南名老中醫(yī)經驗集錦》)

  案二:某男,夜多淫夢.精關不固,隨感而遺,反復相仍,20余載,前進媒合黃簍,以交嬰姹.數(shù)月來為獲效.第病除藥淺,猶宜加以調治,通志意以疏精神,宣抑郁以舒魂魄,方為有濟。用歸脾湯擊木香、當歸,加山藥、芡實、石蓮子、菟絲子,糊為丸。(《王九峰醫(yī)案》)

  案三:和某,男。19歲,1996年8月6開初診。近來遺精頻頻.飲食不馨,面色蒼白,形瘦腰酸,失眠健忘,舌紅少苔,脈小。此乃勞傷心脾,氣不攝精,腎虛滑脫,精關不同所致.先后天俱損。給予培土開胃為主,參以固攝。處方:黨參15g,白術12g,襖苓12g,炙甘草6g,炙雞內金10g,五味于3g.烏梅10g,甘松6g,麥冬15g,制半夏6g,白芍10g。7劑。8月13日二診:藥人味轉囂香,遺精次數(shù)大減,前法增入固澀之品,原方白自芍加川百合30g,刺猬皮6g,7劑。8月20日三診,遺精已除,睡眠佳。舌質仍紅,給予滋腎養(yǎng)陰,健脾益氣之品以善后。

  按:本例平素體質贏弱,近來勞累過度。而致心脾兩傷。氣不攝精,加之腎虛精關不固,精微下泄故遺精頻頻,此屬先后天同病。陳老治療上從后天人手,參以固撮。處方以四君子湯補盤脾氣,養(yǎng)后天以克先天;五味子、烏梅味酸收澀;麥冬、白芍滋養(yǎng)陰液;甘松醒脾。陳老臨證喜用甘松一味,蓋甘松辛溫芳香,人脾胃經,功能醒脾健胃,臨證每見陳老于大隊補益脾胃藥中加人甘松以扶脾順氣,開胃消食。對遺精病,陳老善用刺猬皮配于辯證論洽方藥中,每多獲效,本證由于辨證精確,配伍精當,用藥獨特.故收佳效。[陳亦人醫(yī)案.國醫(yī)論壇]

  辨治按語脾虛氣陪證可演變?yōu)樾钠商撟C和脾腎兩虛之候。脾胃升降失職。不能交通心腎,或思慮過度,心脾受損,而致心脾兩虛,可見心慌少寐、氣短懶言、遺精之癥。治以補益心脾的歸脾湯加減。脾虛不能養(yǎng)腎,或由腎虛累脾而致脾腎兩虛,可見腰腰酸軟,形寒肢冷,腹脹納少,氣短懶言,夢遺滑精之候,又當用脾腎兩助丸。

  5.11.文獻選錄《景岳全書·遺精》:“有因用心思慮過度輒遺者,此中氣有不足,心脾之虛陷也?!薄额愖C治裁。遺泄》:“脾虛下陷者……宜補中益氣湯。”《中國醫(yī)學大辭典·脾虛遺精》;“脾虛遺精,此證由脾臟太虛,不能制水,水虧不能制火,故自白出,宣常服聚精丸加人參、白術、芡實、蓮須、五味子……?!薄吨嗅t(yī)內科證治概要》:“勞倦過度,脾陽受困……脾之升降失職,不能交通心腎,則火自上炎,水自下流,精氣之遺泄,亦為勢所必然?!?/p>

  6.濕熱下注證:

  遺精病之濕熱下注證,是由濕熱之邪,下流腎經,擾動精室而引起的以遺精、小便赤熱澀痛等癥為主的證候。

  6.1.臨床表現(xiàn)

  6.1.1.主癥:

  遺精時作;

  陰莖易舉或莖中澀痛;

  陰垂?jié)癜W或痛。

  6.1.2.次癥:

  尿赤、澀痛,少腹拘急或脹痛;

  口千口苦。脅肋脹痛;

  脘腹脹悶,納呆,嘔惡。

  6.1.3.典型舌脈:舌苔黃厚或膩,脈滑數(shù)或弦數(shù)。

  6.2.辨證分析此證多由房事不潔,邪毒化生濕熱:或嗜食醇酒厚味,損傷脾胃,釀濕生熱;或蘊痰化火,濕熱痰火流注于下??傊疂駸釘_動精室,精室不秘。精液自遺而為病。濕熱蘊結于肝經,則陰莖易舉或莖中癢痛,陰囊濕癢.脅肋脹痛;濕熱蘊結于脾胃則脘腹脹悶,納呆嘔惡;濕熱下流于膀胱則尿赤,尿澀而癰,少腹拘急或脹痛。苔黃而厚、脈滑數(shù),亦為濕熱之象。

  6.3.診斷要求 凡具備主癥①、②和次癥①或②,或主癥①、③和次癥②?;蛑靼Y①和次癥③,以及典型舌脈者,均可診斷為本證。

  6.4.論治法則

  清熱利濕。

  6.5.方劑選要

  6.5.1.首選方劑:龍膽瀉肝湯。方中龍膽草、梔子、黃芩清熱瀉火,術通、車前子、澤瀉利濕清熱,柴胡疏肝泄熱,當歸、生地黃益陰養(yǎng)血以補肝火劫陰之失,甘草調和諸藥以護中氣。諸藥相合,共奏清熱利濕之功。適用于濕熱下注,擾動精室,邪盛正實之遺精。

  6.5.2.備用方劑:加減二妙散。本方適用于濕熱下注,阻滯竅絡。腰腿困重遺精之證。方中蒼術、黃柏合梔子、龍膽草、術通清熱化濕,地龍、琥珀、石菖蒲利竅通阻,懷牛膝入腎,引熱下行則濕熱去,瘀阻通。諸藥相合,共奏清熱利濕,神安精固之功,邪去則神安,源清精自固。

  6.6.中成藥選介

  6.6.1.豬肚丸:方中豬肚入胃,白術健脾,苦毒清熱,熱清脾運,其濕自化;復有煅牡蠣之固攝,其精自固。故本方適用于肌肉消瘦。脾胃濕熱遺精之證。

  6.6.2.龍膽瀉肝丸;方義同前。

  6.7.針灸療法取穴:石門、關元、陰陵泉、腎俞、膀胱俞。手法:石門、關元、陰陵泉針用瀉法,以清其熱;腎俞、膀胱俞針用補法,促其氣化以行其濕,濕熱清則遺精止。

  6.8.驗案選粹 某男,遺精無夢,小勞即發(fā),饑不能食。食多即脹,面自舌熱,小便黃赤。此脾家濕熱,流于腎中為遺精,不當徒用補澀之藥,恐積熱日增。萆蘚、砂仁、茯苓、牡蠣、白術,黃柏、山藥、生地黃、豬苓、炙甘草。(《尤在涇醫(yī)案》)

  辨治按語 濕熱下注證,多因脾胃蘊熱.肝膽濕熱、膀胱濕熱等擾動精室,精液不藏而致,審因論治,當以清利濕熱為主,使邪去而精自守,病遺自止。然初病濕熱實邪,當禁用固澀;久病體虛,邪去苔凈,方可議補。否則斂邪留患,甚或變生他癥。濕熱久蘊,氣滯絡瘀,痰瘀互結,阻滯尿道,或癃或閉者有之,又當化痰(濕)消積,可用二妙敬加三棱、莪術、大黃、廑蟲、王不留行,甚者加穿山甲、皂角刺、玄參、海藻、浙貝母等軟堅散結之品。氣虛者可加黃芪益氣化積。

  6.9.文獻選錄《名醫(yī)雜著·夢遺滑精》曰:“夢遺滑精……飲酒厚味,痰火濕熱之人多有之?!薄夺t(yī)學人門·遺精》日:“醇酒厚味,釀成脾胃濕熱,濁氣歸于腎中,而腎水不得寧靜?!薄夺t(yī)學綱目·遺精》:“夢遺屬濕滯者居大半,若用澀劑固脫,必愈澀而愈郁,其病反甚?!?/p>

用藥

遵醫(yī)囑使用相應藥物進行治療。

飲食

? 飲食保健

  【禁忌食品】

  1.忌酗酒及大量飲咖啡和濃茶。

  2.忌食綠豆、冬瓜、黃瓜、芹菜、荸薺、生冷飲料及瓜果.有利于疾病的康復。

  3.忌油膩及油炸食品:多傷脾胃,不利于消化,亦導致病情加重。

  4.白馬陰莖:陰虛火旺遺精患者禁忌食用。白馬陰莖性溫熱助火傷陰,陰虛火旺遺精患者食用則會加重病情。戰(zhàn)《本草經疏》說:“凡陰虛火盛者不得服?!?/p>

  5.鹿肉:陰虛火旺遺精患者不宜食用。鹿肉氣味俱厚,除食用價值外,治療作用亦比較顯著,陽虛精滑所致遺精食用能減輕或治愈,陰虛火旺遺精則不宜食用,食用后必使病情加重。

  6.麋肉:陰虛火旺遺精患者禁忌食用。陰虛火旺遺精患者應滋陰降火,忌食溫熱之品,麋肉甘溫壯陽補命門之火,陰虛火旺遺精患者食用,將會導致虛火更旺,遺精病情加重。故陰虛火旺遺精患者禁忌食用。

  7.海馬:陰虛火旺遺精患者禁忌食用。海馬溫熱性較強,《本草從新》說:“能勃興陽道?!奔又剡z精病情。

  8.海狗腎:陰虛火旺遺精患者禁忌食用。陰虛火旺遺精應食清涼養(yǎng)陰之品,禁忌溫補,大熱之品更屬所忌,本品人熱,食之則陰液更耗,火勢更熾,遺精更難控制。故《本草經疏》說:海狗腎“陰虛火熾忌?!?/p>

  9.蜆肉:遺精患者不宜食用。遺精乃封藏失職,精關不周,宜補腎固攝不宜滲利,本品滲利下趨,《本草抬遺》說:“蜆肉消腎?!笨杉又剡z精患者的病情。故《本草求原》說:“遺濁匆食?!?/p>

  10.鴿蛋:陰虛火旺遺精患者不宜食用。鴿蛋味甘,其件偏溫,補腎益氣的作用較強,多食可助熱興陽,擾動相火,加重陰虛火旺遺精患者的病情。

  11.雀蛋:陰虛火旺遺精患者不宜食用。陰虛火旺遺精患者應食用涼潤養(yǎng)陰之品,忌食溫熱性食物。.雀蛋性質溫熱,有補腎助陽的作用,食用可以助火興陽,加重陰莖異常勃起,遺精等相火妄動者的病情。

  12.胡椒:陰虛火旺遺精患者不宜食用。陰虛火旺遺精患者應食用清涼養(yǎng)陰之品,忌食辛溫食物。胡椒大辛大熱,為純陽之物,助火劫陰之功極強,《本草綱目》說:胡椒“熱病食之,動火傷氣,陰受其害?!笔秤煤髮⒓又仃幪摶鹜z精的病情。

  13.茴香:遺精患者禁忌多食。遺精病屬陰虛陽亢的疾病,小茴香助火傷陰,食用則會使病情加重,故不宜多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