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桃杏天麥飲:
[原料]桃仁3~5 g,苦杏仁3~6 g,天冬、麥冬各5~10 g,冰糖適量。
[制法]將桃仁、苦杏仁去皮尖,打碎,天冬、麥冬洗凈,一同放入鍋中,加清水適量,武火煮沸后,轉(zhuǎn)文火續(xù)煮15分鐘,去渣取汁,加入冰糖調(diào)昧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宣肺止咳,養(yǎng)陰生津。適宜麻疹恢復(fù)期,余熱未盡,時(shí)有咳嗽,唇舌干燥等。、
[服法]1劑/d,代茶飲,連服3~5日。
2.香菇香菜湯:
[原料]香菇5~10 g,胡荽15~20 g,清湯、食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[制法]將香菇洗凈,切絲;胡荽擇洗干凈,切段備用。鍋中放菜油燒熱后,下蔥花、姜末爆香,而后下香菇絲翻炒片刻,再下胡荽、清湯及食鹽、味精等,煮沸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益氣托毒。適宜麻疹、水痘疹發(fā)不暢。
[服法]1劑/d,連服3~5日。
3.荊芥防風(fēng)粥:
[原料]荊芥(鮮者30~60 g)、防風(fēng)各5~10 g,柴胡3~6 g,大米30~50 g,食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[制法]將荊芥、防風(fēng)、柴胡擇洗干凈,放入鍋中,加清水適量,浸泡5~10分鐘后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待熟時(shí)調(diào)入食鹽、味精等調(diào)味品,再煮一二沸即成,待溫服食;或?qū)Ⅴr荊芥洗凈,切細(xì);防風(fēng)、柴胡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待熟時(shí)再將荊芥末調(diào)入粥中,待溫服食亦可。
[功效]疏風(fēng)解表,宣散毒疹。適宜麻疹透發(fā)不暢,風(fēng)寒、風(fēng)熱感冒,風(fēng)疹瘙癢等。
[服法]1~2劑/d,連服3~5日。
4.葛根升麻粥:
[原料]葛根5~10 g,升麻3~6 g,大米50~10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葛根、升麻擇凈,放入鍋中,加清水適量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待熟時(shí)調(diào)入白糖,再煮一二沸即成,待溫服食;或先將升麻水煎取汁,與大米同煮為粥,再取葛粉適量,調(diào)入粥中煮熟,待溫服食亦可。
[功效]發(fā)表解肌,解毒透疹,升陽止泄,生津止渴。適宜麻疹初起,透發(fā)不暢,或外感風(fēng)熱,頭痛項(xiàng)強(qiáng);亦可用于脾虛泄瀉,熱病津傷口渴及消渴等。
[服法]1~2劑/d,連服3~5日。
5.胡蘿卜香菇飲:
[原料]胡蘿卜30~50 g,香菇5~10 g,蔥花、胡荽、食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[制法]將胡蘿卜、香菇洗凈,切丁,放入鍋中,加清水適量煮沸,加入蔥花、胡荽、食鹽、味精調(diào)味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解毒透疹。適宜麻疹、水痘出疹不暢。
[服法]1~2劑/d,連服3~5日。
6.青葉薄荷粥:
[原料]薄荷3~5 g,升麻3~6 g,大青葉、葛根各5~10 g,大米30~5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大青葉、薄荷、升麻、葛根洗凈。放入鍋中,加清水適量煎煮,去渣取汁,再加大米煮粥,待熟時(shí)調(diào)入白糖,再煮一二沸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疏風(fēng)散熱,解表透疹。適宜麻疹初起,疹發(fā)不暢等。
[服法]1劑/d,連服3~5日。
7.金銀花連翹牛蒡子粥:
[原料]金銀花、連翹,牛蒡子各5~10 g,大米30~5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金銀花、連翹、牛蒡子擇洗干凈,放入鍋中,加清水適量,浸泡5~10分鐘后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待熟時(shí)調(diào)入白糖,再煮一二沸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疏散風(fēng)熱,清利咽喉,解毒透疹,消腫止痛。適宜麻疹初起,疹發(fā)不暢,或風(fēng)疹瘙癢,以及外感風(fēng)熱。咽喉腫痛,熱毒瘡腫,痄腮腫痛等。
[服法]1~2劑/d,連服3~5日。
8.川貝百合湯:
[原料]川貝母5~10 g,百合10~15 g,荸薺30~50 g,大鴨梨30~50 g,冰糖適量。
[制法]將荸薺洗凈,去皮切碎,大鴨梨去皮、核,洗凈、切片,與川貝母、百合、冰糖同放鍋中,加清水適量,煮沸20分鐘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清熱生津。適宜麻疹恢復(fù)期,口咽干燥,舌紅少津,小便短黃等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食完,連服3~5日。
9.紫草三豆飲:
[原料]紫草15~30 g,綠豆、黑豆、赤小豆各50-~100 g。
[制法]上4味加水煮爛后,待溫,分次服食。
[功效]清熱解毒、涼血透疹。適宜麻疹初熱期。
[服法]1劑/d,分3次服,連服3~5日。
10.蘆根白茅根飲:
[原料]鮮蘆根、鮮白茅根各300~500 g。
[制法]上2味煎水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清熱生津、涼血透疹。適宜麻疹出疹期。
[服法]1劑/d,代茶飲,連服3~5日。
11.芫荽馬蹄水:
[原料]胡荽(芫荽)15~30 g,荸薺(馬蹄)250~500 g。
[制法]將胡荽、荸薺分別擇洗干凈,加適量清水煎汁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透疹解毒。適宜麻疹初熱期。
[服法]1劑/d,代茶飲。連服3~5日。
12.荸薺雙根湯:
[原料]鮮荸薺8~10枚,鮮蘆根、鮮白茅根各15~30 g。
[制法]將荸薺切片;蘆根、白茅根切段,加適量清水,煎煮取濾液即可。
[功效]清熱透表。適宜麻疹初熱期、見形期。
[服法]將濾液晾涼,代茶令患兒頻頻飲用,連服5~7日。
13.荸薺酒釀:
[原料]制成的酒釀75~100 g,鮮荸薺8~10個(gè)。
[制法]將鮮荸薺去皮,與酒釀分別切片,加清水少許,煮熟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清熱透疹。適宜麻疹出疹期。
[服法]1劑/d,分3次服,連服3~5日。
14.銀菊葛根粥:
[原料]金銀花、杭菊花各15~30 g,葛根10~15 g,粳米20~30 g。
[制法]先將金銀花、杭菊花、葛根分別擇洗干凈,加適量清水煎煮,去渣取汁,再與粳米一同煮粥。待粥熟時(shí)加入冰糖適量調(diào)味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清熱透疹。適宜麻疹出疹期。
[服法]隨患兒食量,1~2劑/d,連服3~5日。
15.竹筍鯽魚湯:
[原料]鮮竹筍、鯽魚、姜末、食鹽、味精、料酒各適量。
[制法]先將鯽魚洗凈,去鱗及內(nèi)雜,切塊;鮮竹筍洗凈,切絲;將鮮竹筍、鯽魚一同煮湯,加入蔥花、姜末、食鹽、昧精、料酒調(diào)味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清熱,益氣。適宜麻疹恢復(fù)期。
[服法]隨患兒食量。2~3次/周。連服2~3周。
16.麥冬粥:
[原料]麥冬10~15 g,大米30~60 g。
[制法]先將麥冬水煎取汁,再將大米煮成半熟時(shí),加入麥冬汁,一同煮為稀粥,調(diào)入冰糖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清熱養(yǎng)陰。適宜麻疹恢復(fù)期。
[服法]1劑/d,分3次服,連服2~3周。
17.犁頭草飲:
[原料]犁頭草、金銀花藤、車前草各10~15 g,冰糖少許。
[制法]將犁頭草、金銀花藤、車前草分別擇洗干凈,加入清水適量煎煮成湯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預(yù)防麻疹。適宜麻疹流行期易感兒服用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3~5日。
18.紫草白術(shù)飲:
[原料]紫草10~20 g,白術(shù)6~9 g,甘草5~10 g,冰糖少許。
[制法]將紫草、白術(shù)、甘草分別擇洗干凈,加入清水適量煎煮成湯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預(yù)防麻疹。適宜麻疹流行期易感兒服用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3~5日。
19.復(fù)方貫眾飲:
[原料]貫眾、紫草各10~15 g,升麻2~3 g,甘草3~5 g,白糖少許。
[制法]將貫眾、紫草、升麻、甘草分別擇洗干凈,加入清水適量煎煮成湯即可,待溫服食,
[功效]預(yù)防麻疹。適宜麻疹流行期易感兒服用。,,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3~s日。
20.青葉藍(lán)根飲:
[原料]大青葉6~9 g,板藍(lán)根10~15 g,連翹10~12 g,甘草3~6 g,白糖少許。
[制法]將大青葉、板藍(lán)根、連翹、甘草分別擇洗干凈,加入清水適量煎煮成湯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預(yù)防麻疹。適宜麻疹流行期易感兒服用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3~5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