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藥膳食療】
1.蘇子降氣膏:
[原料]紫蘇子6~10 g,前胡6~12 g,當(dāng)歸5~10 g,厚樸3~6 g,陳皮8~12 g,肉桂1~2 g,甘草、生姜、川貝母各3~5 g,冬瓜50~100 g,紅糖、白礬各適量。
[制法]將前8味水煎取汁;川貝母研細(xì)備用。冬瓜洗凈,切如豆粒大,調(diào)入白礬、紅糖,與藥汁、川貝母粉一同放入大碗中,拌勻,置鍋內(nèi)蒸約50分鐘,使之成稠膏即可。
[功效]溫肺化痰,降逆平喘。適宜哮喘發(fā)作期腎陽不足,肺氣壅塞哮喘,癥見咳嗽痰稀,喘促短氣,胸膈滿悶,肢體倦怠者。
[服法]1茶匙/次,2~3次/d,連服3~5日。
2.牛肺湯:
[原料]牛肺300~500 g,桑白皮10~15 g,白茅根15~20,浙貝母5~10 g,生姜2~3片,姜末、食鹽;味精各適量。
[制法]先將牛肺洗凈,氽去血水,切塊;諸藥布包。鍋中放食油燒熱后,下姜末爆炒,然后下牛肺煸炒,加清水及藥包,武火煮沸后,改文火燉至牛肺爛熟,去藥包。加食鹽、味精等調(diào)味即可。
[功效]清肺化痰,止咳平喘。適宜哮喘發(fā)作期熱性哮喘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5~7日。
3.冬瓜蘆根粥:
[原料]冬瓜子20~30 g,鮮蘆根50~100 g,淡豆豉10~15 g,薏苡仁20~40 g,大米100~150 g,冰糖適量。
[制法]將冬瓜子、蘆根、淡豆豉水煎,取汁備用。薏苡仁、大米淘凈,加清水適量煮粥,待粥熟時(shí)調(diào)入藥汁、冰糖,再煮一二沸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化痰止咳。適宜哮喘發(fā)作期熱性哮喘。
[服法]1劑/d,分3次服食,連服3~5日。
4.鯽魚半夏湯:
[原料]鯽魚2條,姜半夏粉30 g,
[制法]先將鯽魚去內(nèi)臟,放瓦上,用火焙干研末,再與姜半夏粉和勻備用即可。
[功效]化痰止咳平喘。適宜哮喘發(fā)作期寒性哮喘。
[服法]4~8 g/次,早、晚各1次,開水送服。
5.山藥蔗汁湯:
[原料]鮮山藥120 g,甘蔗汁200 g。
[制法]鮮山藥去皮蒸熟,搗成泥狀,與甘蔗汁和勻再煮熱服用。
[功效]健脾化痰。適宜哮喘緩解期脾氣虛弱證。
[服法]20~30 g/次,每日早、晚各1次。
6.扁豆陳皮粥:
[原料]鮮白扁豆120~150 g,陳皮10~15 g,大米100~120 g,紅糖適量。
[制法]將鮮白扁豆、陳皮洗凈,切碎,與大米一同煮粥,待粥熟時(shí)調(diào)入紅糖即可。
[功效]補(bǔ)益脾胃,理氣化痰。適宜哮喘緩解期肺脾氣虛證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3~5日。
7.羊肉山藥粥:
[原料]黃羊肉80~100 g,山藥20~30 g,白扁豆12~15 g,生姜2~3片,大米100~120 g,蔥花、食鹽、料酒、味精各適量。
[制法]將羊肉去筋膜,洗凈,切碎,與山藥、白扁豆、生姜、大米一同煮為稀粥,待粥熟時(shí)加入蔥花、食鹽、料酒、味精調(diào)味即可。
[功效]健脾補(bǔ)肺,散寒止咳。適宜哮喘緩解期肺脾氣虛證。
[服法]2~3劑/周。連服7~10周。
8.茶葉蕎麥蜜:
[原料]茶葉末3~6 g,蕎麥面60~120 g,蜂蜜30~60 g。
[制法]上3味拌勻備用。10~20 g/次,沸水沖泡即可。
[功效]化痰平喘。適宜一般哮喘。
[服法]代茶飲,1劑/d。
9.桃杏瓜蒜湯:
[原料]核桃仁2枚,苦杏仁1小撮,瓜子仁60 g,蒜頭梗10cm
[制法]上4味加水適量同煎即可。
[功效]化痰平喘。適宜咳嗽變異性哮喘。
[服法]1茶匙/d,連服3~4日。
10.桃杏菠肺湯:
[原料]核桃仁5~10 g,苦杏仁10~15 g,菠菜籽3~6 g,豬肺300~500 g,生姜2~3片,食鹽、味精各適量。
[制法]先將豬肺洗凈,氽去血水,切塊;諸藥布包。再將豬肺與諸藥一同放鍋中,加清水適量,文火燉至豬肺爛熟。去藥包,加食鹽、味精等調(diào)味即可。
[功效]補(bǔ)肺益腎,止咳平喘。適宜哮喘緩解期肺腎氣虛證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,連服5~7日。
11.胎盤冰糖粥:
[原料]紫河車(人胎盤)1個(gè),青松針、冰糖各120 g,黃酒60 mL。
[制法]紫河車洗凈放一晝夜,與青松針同入罐,煨煮至爛,再加冰糖、黃酒文火煨化,去松針即可。
[功效]健脾化痰。適宜哮喘緩解期虛性哮喘。
[服法]每日取適量口服。
12.核桃補(bǔ)骨脂杏仁泥:
[原料]核桃仁,300~500 g,補(bǔ)骨脂30~50 g,苦杏仁15~30 g,生姜2~3片,冰糖30~50g。
[制法]將核桃肉用食鹽炒黃,與補(bǔ)骨脂、苦杏仁、生姜一起搗爛如泥,加冰糖拌勻,隔水蒸約3小時(shí)即可。
[功效]補(bǔ)腎納氣,降逆平喘。適宜哮喘發(fā)作期上實(shí)下虛哮喘。
[服法]1~2湯匙/次,1~2次/d,連服服食1~2周。
13.山藥甘蔗雞子黃湯:
[原料:酸石榴5~8 g,生山藥15~20 g,甘蔗汁20~30 g,雞子黃1枚。
[制法]酸石榴去皮備用。先加水一大碗煮山藥,然后加入其余3味,火候不宜過大,片刻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止咳平喘。適宜哮喘緩解期久咳哮喘。
[服法]1劑/d,分3次服。
14.麻姜甘草粥:
[原料]炒黑芝麻125~250 g,生姜汁、蜂蜜、冰糖各60~120 g。
[制法]炒黑芝麻用生姜汁拌炒;蜂蜜蒸熟,與冰糖熔化后混勻,待冷后再與拌炒好的姜汁和炒黑芝麻一起拌勻,放入瓶中封閉備用。
[功效]健脾化痰。適宜體弱者哮喘。
[服法]每日早、晚各服1湯匙。
15.乳鴿蟲草湯:
[原料]乳鴿1只,冬蟲夏草3~5 g,人參、陳皮各3~6 g,黃芪12~15 g,茯苓10~12 g,焦白術(shù)5~10 g,蔥花、生姜、花椒、食鹽,味精各適量。
[靜]法]將乳鴿宰殺并去毛雜,洗凈,與諸藥共放碗中,加清水適量以及蔥花、生姜、花椒等,隔水蒸熟后,撈出藥渣,加入食鹽、昧精調(diào)味即可。藥渣可再用2~3次。
[功效]補(bǔ)肺健脾益腎,納氣平喘。適宜哮喘緩解期肺脾腎氣虛證。
[服法]飲湯吃鴿肉,2~3劑/周。連服7~10周。
16.蜇皮豬血湯:
[原料]海蜇皮、新鮮豬血各120 g。
[制法]上2昧燉熟即可。
[功效]補(bǔ)肺固表。適宜預(yù)防哮喘發(fā)作。
[服法]每日適量口服。
17.柑樹葉紅糖漿:
[原料]鮮柑樹葉1500 g,紅糖500 g。
[制法]鮮柑樹葉洗凈后加水1500 mL煮沸,去渣取汁,再加入紅糖,制成1000 mL,糖漿備用。
[功效]補(bǔ)肺固表。適宜預(yù)防哮喘發(fā)作。
[服法]10~20 mL/次,3次/d。
18.板油芽糖膏:
[原料]豬板油、麥芽糖、蜂蜜各120 g。
[制法]上3味共熬成膏備用。
[功效]補(bǔ)肺固表。適宜預(yù)防哮喘發(fā)作。
[服法]1湯匙/次,2~3次/d,連服數(shù)日。
19.紅參龍眼煲瘦肉:
[原料]紅參須2~3 g,龍眼肉3~5 g,瘦豬肉80~100 g,食鹽、麻油各適量。
[制法]將紅參須、龍眼肉、瘦肉分別洗凈,加入適量清水,煲約90分鐘,加少許食鹽、麻油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補(bǔ)氣扶正。適宜哮喘恢復(fù)期。
[服法]食肉飲湯,代餐服用,1次/15 d,連服3次。
20.柚子肉燉雞;
[原料]柚子(最好是隔年越冬者)1個(gè),雄雞1只。
[制法]將柚子去皮,留肉約500 g;宰殺雄雞后,去毛及內(nèi)臟,洗凈,再將柚子肉放入雞腹內(nèi),加清水適量,隔水蒸熟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化痰止咳降氣。適宜>5歲兒童哮喘發(fā)作期。
[服法]喝湯吃雞肉,1次/15 d,連服3次。
21.加味貝梨膏:
[原料]川貝母10~15 g,生石膏20~30 g,橘紅15~20 g,苦杏仁15~25 g,前胡10~15 g,生甘草6~10 g。雪梨4~6個(gè)。冬瓜條80~100g,冰糖120~150 g,白礬適量。
[制法]先將生石膏、苦杏仁、前胡、甘草加適量清水,共煎取汁約1小碗,待用。再將冬瓜條切成黃豆大顆粒;川貝母打碎;橘紅研成粉}雪梨削皮,搗爛,調(diào)入白礬水,加入冬瓜粒、冰糖、川貝母、橘紅粉,再倒入藥汁,一起放入一只大碗內(nèi)和勻,將碗置于蒸鍋中,隔水蒸約50分鐘,和成黏稠膏狀即成。
[功效]清熱止咳平喘。適宜哮喘發(fā)作期熱性哮喘。
[服法]分次酌量食用,連服5~7日。
22.羅漢果柿餅湯:
[原料]羅漢果半個(gè),柿餅2~3個(gè),冰糖少許。
[制法]將羅漢果洗凈,與柿餅一并加清水兩碗半,煎至一碗半,再加冰糖少許調(diào)味,去渣取汁即成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清熱,去痰火,止咳喘。適宜哮喘發(fā)作期熱性哮喘。
[服法]1劑/d,分3次飲用,連服5~7日。
23.襄荷紫蘇橘皮湯:
[原料]襄荷10~15 g,橘皮5~8 g,紫蘇8~10 g。
[制法]將上3味加適量清水煎湯即成。
[功效]去痰止咳,平喘散寒。適宜哮喘發(fā)作期寒性哮喘。
[服法]1劑/d,分3次飲用,連服5~7日。
24.寒食粥:
[原料]苦杏仁6~9 g,旋覆花5~10 g,款冬花6~12 g,粳米30~50 g。
[制法]將前3味加適量清水煎煮,去渣取汁,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止咳平喘。適宜哮喘發(fā)作期寒性哮喘。
[服法]空腹食,1劑/d,分3次,連服5~7日。
25.姜豉飴糖:
[原料]干姜30 g,淡豆豉15 g,飴糖250 g,植物油少許。
[制法]將干姜、淡豆豉一同放鍋內(nèi),加清水適量,文火煎煮,每30分鐘取汁1次,取2汁后合并,文火煎煮至濃,加飴糖調(diào)勻,繼服煎熬至挑起糖液成絲時(shí)停火;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盤內(nèi),攤平,稍涼后劃成小塊。
[功效]溫肺化痰。適宜哮喘發(fā)作期寒性哮喘。
[服法]3塊/次,3次/d,連服5~7日。
26.糖溜白果:
[原料]水發(fā)白果150 g,白糖100 g,生粉25 g。
[制法]將白果砸去外殼,放鍋內(nèi),加清水、食用堿適量,燒沸后,用竹帚刷去皮,挖去白果心,再放入碗內(nèi),加清水。上籠蒸熟,取出;鍋內(nèi)放白糖、白果、清水約250 g,武火燒沸,去浮沫,用生粉勾芡,倒入盤中即成。
[功效]補(bǔ)肺氣,定喘咳。適宜哮喘恢復(fù)期肺氣虛證。
[服法]單食或佐餐,連服數(shù)日。
27.糯米飯:
[原料]糯米50~100 g,冰糖少許。
[制法]洗凈糯米,燜飯,或上籠蒸熟,另將冰糖熬汁,澆在飯上即成。
[功效]益肺固表。適宜肺氣虛弱之咳嗽少痰而喘息。
[服法]每日午餐溫?zé)岱?,不可過量,連服5~7日。
28.苡米杏仁粥:
[原料]薏苡仁(苡米)20~30 g,苦杏仁6~10 g,冰糖少許。
[制法]將薏苡仁加適量清水煮粥,待半熟時(shí),加入苦杏仁,文火煮至熟,加冰糖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健脾利濕,去痰止咳。適宜脾氣虛型哮喘。
[服法]1劑/d,每日早、晚食用,連服5~7日。
29.蘿卜健運(yùn)膏:
[原料]蘿卜1000g。法半夏3~6 g,茯苓6~9 g,陳皮5~8 g,白術(shù)6~12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蘿卜洗凈,刮細(xì)絲,與其余4味一同放入鍋中,加適量清水煎煮半小時(shí),濾出湯汁,另置小火煎熬至較稠時(shí)加入白糖,待成膏狀?;鹬美浼闯?。
[功效]理氣化痰,健脾寬中。適宜中焦痰濕型哮喘。
[服法]1~2匙/次,3次/d,沸水沖服,連服5~7日。
30.醬汁核桃肉:
[原料]核桃仁(核桃肉)350~500 g,姜末0,5 g,白糖100~120 g,熟植物油800~1000 g(實(shí)耗80~100 g),甜面醬80~100 g,食用堿20~25 g。
[制法]將核桃仁用堿水浸泡半小時(shí)后,冷水漂凈,撈出瀝干。油鍋置火上,燒至七成熱時(shí),將核桃仁放入油鍋內(nèi)不斷炒動(dòng),至金黃色,浮出油面時(shí)撈出。鍋底留油約25 g,加白糖約70 g,至溶化后,加入甜面醬、姜末翻炒,加水約200 g拌勻,倒入核桃仁,略炒,離火,不斷翻炒至冷卻,入熟油翻炒,使汁濃縮,裹住核桃仁即成。
[功效]補(bǔ)腎納氣。適宜腎氣虛型哮喘。
[服法]佐餐服食,或作點(diǎn)心用隨意服用。
3l.靈芝粥:
[原料]粳米80~100 g,靈芝10~15 g,核桃仁 20~20 g,食鹽2 g。
[制法]將靈芝洗凈。切成2~3塊;粳米淘洗干凈;核桃仁用開水泡約10分鐘,剝?nèi)シN農(nóng)備用。沙鍋置火上,注入清水約:1000 ml,下粳米、靈芝、核桃仁,燒開后,小火煮至米湯爛稠,表面浮有粥油時(shí),放入食鹽調(diào)味即可,待溫服食。
[功效]補(bǔ)肺腎,止咳喘。適宜肺腎虛之咳喘。
[服法]1劑/d,分3次服,連服數(shù)日。
32.核桃蜂蜜:
[原料]核桃仁60~100 g,蜂蜜10~15 g。
[制法]將核桃仁放在鍋內(nèi),干炒發(fā)焦,取出,晾干,調(diào)蜂蜜食用。
[功效]補(bǔ)腎溫肺,定喘潤腸。適宜肺腎虧虛證。
[服法]1~2劑/d,5~7日為1個(gè)療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