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被啪到深处gif动态图,妺妺窝人体色777777,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,麻豆第一区mv免费观看网站 ,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

搜索

1 感染途徑

2 癥狀

3 檢查指標

4 治療

5 用藥

6 飲食

腎結核

? 英文名稱:tuberculosisofkidney

? 俗稱

? 就診科室:內(nèi)科,感染科,腎內(nèi)科

? 常見癥狀:發(fā)熱,水腫,盜汗,血尿,膿尿,膀胱刺激癥,惡心與嘔吐

? 傳染性:傳染性

? 患病部位:泌尿系統(tǒng)

? 遺傳性:不會遺傳

? 易感人群:所有人

? 相關疾病

感染途徑

? 遺傳因素

  腎結核不會遺傳。疾病可分為遺傳病和非遺傳病兩大類。遺傳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遺傳因素決定的疾病,常為先天性的,也可后天發(fā)病。由感染或傷害引起的則是非遺傳病。腎結核屬于非遺傳性疾病,病因如下:

  腎結核的病原菌多為人型結核桿菌。結核病為全球性疾病。結核桿菌到達腎臟的途徑有四條:即經(jīng)血液、經(jīng)尿路、經(jīng)淋巴管和直接蔓延。腎結核既是血行感染為主。病理:腎結核主要病理變化為腎皮質(zhì)的阻塞性、缺血性萎縮,腎髓質(zhì)的干酪樣壞死、空洞形成及尿路的纖維化和梗阻。

? 環(huán)境因素

  腎結核是傳染病,可經(jīng)過各種途徑傳染給另一個人,傳染病是指傳染源(人或是其他寄主)攜帶病原體,通過傳播途徑(直接接觸,間接接觸)感染易感者的疾病。腎結核雖然是傳染病,但是對健康人傳染性較小,有限制性,不造成流行。具體原因如下:

  腎結核的病原菌多為人型結核桿菌。結核病為全球性疾病。結核桿菌到達腎臟的途徑有四條:即經(jīng)血液、經(jīng)尿路、經(jīng)淋巴管和直接蔓延。腎結核既是血行感染為主。病理:腎結核主要病理變化為腎皮質(zhì)的阻塞性、缺血性萎縮,腎髓質(zhì)的干酪樣壞死、空洞形成及尿路的纖維化和梗阻。

癥狀

? 發(fā)熱,水腫,盜汗,血尿,膿尿,膀胱刺激癥,惡心與嘔吐

  腎結核的癥狀:

  早期常無明顯癥狀,尿路造影也無異常,惟一重要的陽性發(fā)現(xiàn)只是尿內(nèi)有少量紅細胞和膿細胞,此時尿內(nèi)可查到結核分枝桿菌。隨著病情的發(fā)展,可出現(xiàn)下列癥狀:

  1.排尿紊亂現(xiàn)象:

  腎結核發(fā)病緩慢,多數(shù)患者最初癥狀為尿頻,夜間尤明顯。排尿時伴尿道灼熱感或疼痛,有時有尿急。初時尿頻系由于含有膿細胞及結核菌的尿液刺激膀胱之故。一旦膀胱出現(xiàn)結核并形成潰瘍后,尿頻次數(shù)更多。若膀胱結核性潰瘍較深時,愈合過程中瘢痕形成可導致攣縮膀胱,膀胱容量急劇變小,患者出現(xiàn)更為劇烈的尿頻,可多達數(shù)十次至上百次甚至無法計數(shù),尿滴瀝流出呈失禁現(xiàn)象。此時,尿痛亦加重,排尿后恥骨上區(qū)疼痛難忍,一身冷汗。據(jù)國內(nèi)統(tǒng)計,約77.6%患者有排尿紊亂現(xiàn)象,持續(xù)時間較久,不予治療難以消失,一般抗生素無效或僅稍有改進。

  2.血尿:

  這是腎結核的另一重要癥狀,發(fā)生率約70%。一般與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癥狀同時出現(xiàn),多為終末血尿,嚴重時有血塊,是由于膀胱結核性炎癥、潰瘍在排尿時膀胱收縮所致出血。如在膀胱病變之前,腎臟結核出血,則表現(xiàn)為無痛性全程血尿。

  3.膿尿:

  發(fā)生率約20%。尿液中有大量膿細胞,也可混有干酪樣物質(zhì)。嚴重者呈米湯樣,也可為膿血尿。

  4.腰痛:

  發(fā)生率約10%。早期一般無腰痛,但晚期結核性膿腎,可出現(xiàn)腰痛。如對側腎積水,則可出現(xiàn)對側腰痛。少數(shù)病人可因血塊或膿塊堵塞輸尿管而引起腎絞痛。

  5.局部癥狀:

  并不常見,個別患者于上腹部觸及塊狀、表面欠光滑的腎臟,可有壓痛,如有腎積水或膿腎則更易被觸及。腎結核腰痛亦不多見,但在結核病變累及腎包膜和繼發(fā)感染時,或輸尿管被干酪樣物質(zhì)及血塊堵塞時,可發(fā)生鈍痛或絞痛。腎結核對側腎積水時可有腰部鈍痛。

  6.全身癥狀:

  單側腎結核全身癥狀不明顯,若合并有其他部位結核病或雙側腎結核,尤其有一側結核病變嚴重,腎臟積膿時,才會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、食欲不振、消瘦、乏力、盜汗等癥狀。若出現(xiàn)貧血、惡心、嘔吐、水腫等癥狀時,應警惕有無腎功能不全及尿毒癥。如一側腎臟被結核病變完全破壞無功能,而對側腎結核其輸尿管被結石或膿塊梗阻時,可突然發(fā)生無尿。

  7.腎性高血壓:

  患側腎動脈狹窄,單側或雙側腎血流減少,腎素分泌過多可導致腎性高血壓,一般舒張壓增高更明顯。切除患腎后大多數(shù)高血壓可恢復正常。熊汝成教授(1965)報道30例腎結核合并高血壓,行患腎切除術后23例(76.6%)血壓恢復正常。

  8.其他:

  8.1.腎結核引起膀胱結核后,有時可形成膀胱陰道瘺或膀胱直腸瘺,引起相應臨床癥狀。部分腎結核患者可合并肺結核、骨結核、生殖系結核等。

  8.2.一般認為,遇有下列情況應想到腎結核的可能:

  8.2.1.有慢性膀胱刺激癥狀即尿頻、尿急、尿痛,而尿內(nèi)又有蛋白和紅、白細胞者;

  8.2.2.青年男性患者表現(xiàn)為慢性膀胱刺激癥狀;

  8.2.3.逐漸加重的尿頻、尿急、尿痛或伴有血尿,經(jīng)抗感染治療無效者;

  8.2.4.尿液呈酸性,有膿細胞而普通培養(yǎng)無細菌生長者;

  8.2.5.有肺結核或其他腎外結核病灶,尿液出現(xiàn)少量蛋白,鏡檢有紅細胞者;

  8.2.6.體檢發(fā)現(xiàn)前列腺縮小、變硬,表面高低不平,附睪、精囊硬節(jié)或輸精管增粗,陰囊有慢性竇道者。

  8.3.以上為腎結核的常見表現(xiàn),但有相當一部分不典型病例可能沒有上述表現(xiàn),例如在最近報道的1組349例腎結核患者中,約25%的患者無自覺癥狀或僅有上述1~2種極輕微表現(xiàn)。這類不典型病例往往從臨床表現(xiàn)及一般化驗檢查中不易作出診斷,但卻具有以下某種特征性表現(xiàn):

  8.3.1.中青年患者反復出現(xiàn)無癥狀血尿;

  8.3.2.僅有輕微腰痛而無膀胱刺激癥狀,靜脈腎盂造影(IVU)顯示不明原因之一側輸尿管下端梗阻;

  8.3.3.無癥狀而偶然體檢IVU顯示一側腎臟不顯影;

  8.3.4.僅有頑固性尿頻而無其他明確原因。上述表現(xiàn)對腎結核的診斷有很大幫助,然而尚需作進一步全面系統(tǒng)的檢查,以確定診斷。

檢查指標及確診

? 檢查指標

  腎結核的診斷:

  1.臨床表現(xiàn):早期可無臨床表現(xiàn),結核病變局限于腎實質(zhì)。當干酪樣病灶向腎盂穿破后,可出現(xiàn)膿尿(呈米湯樣)和血尿。半數(shù)病人表現(xiàn)為無痛性血尿。

  1.1.僅10%~14%的病人有全身表現(xiàn),如發(fā)熱、盜汗、消瘦和全身不適。

  1.2.腰部酸痛,體檢38%有腎區(qū)叩痛。

  1.3.膀胱受累可出現(xiàn)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。膀胱刺激癥是腎結核最常見的首發(fā)癥狀,其次為血尿,多為終末血尿。

  2.實驗室檢查:

  2.1.血常規(guī):貧血常見,多為輕、中度貧血。

  2.2.尿常規(guī):可有輕、中度蛋白尿;常有膿尿和鏡下血尿。

  2.3.血沉:常顯著增快。

  2.4.尿中找結核桿菌:是診斷腎結核病的關鍵。晨尿結核菌培養(yǎng);24小時尿沉渣找結核菌。

  2.5.尿PCR-TB呈陽性。

  3.影像學檢查:尿中查到結核桿菌雖可明確腎結核的診斷,但具體病變的位置、范圍的大小、單側抑或雙側,以及治療方案的選擇均有賴于進一步x線檢查。

  3.1.平片:泌尿系平片可觀察雙腎輪廓、大小、位置、腰大肌的影像,以及腎、輸尿管、膀胱有無結石、鈣化或異物。腎結核鈣化多不規(guī)則,密度不均,干酪空洞型結核常見圍繞空洞壁鈣化,呈圓形或半圓形,多位于腎實質(zhì)。除非有廣泛的腎臟鈣化,結核性輸尿管鈣化非常少見,應與埃及血吸蟲病相鑒別。前者為輸尿管腔內(nèi)的鈣化,輸尿管增粗而并不擴張;而埃及血吸蟲病為輸尿管管腔鈣化,通常有輸尿管擴張和扭曲。有時腰大肌膿腫、鈣化可與腎臟鈣化相混淆,可進行靜脈尿路造影以進一步明確診斷。

  另外,應攝胸部及脊柱平片以排除陳舊性或活動性肺部及脊柱病變。

  3.2.靜脈尿路造影(IVU):不僅可以顯示腎臟、輸尿管結核破壞情況,且可了解對側腎功能狀況。腎結核早期腎盂邊緣不整如蟲蝕樣,腎盞失去杯口形狀。嚴重時腎實質(zhì)干酪樣壞死形成空洞,腎盞頸部可因結核性纖維化而狹窄,甚至腎盞頸部完全梗阻未顯影。局限性結核膿腫可壓迫使腎盂變形出現(xiàn)壓跡。若腎臟全部破壞或輸尿管因病變完全梗阻,則患腎可不顯影,表現(xiàn)為患腎“無功能”,但不能顯示該腎破壞程度。輸尿管結核時,顯示為輸尿管膀胱連接部以上的輸尿管擴張,若病變嚴重則表現(xiàn)為輸尿管僵硬和多發(fā)節(jié)段性狹窄。靜脈尿路造影膀胱相可了解膀胱情況,有無攣縮膀胱或膀胱痙攣。

  大劑量造影劑靜脈尿路造影是研究泌尿系疾患的一個重要進展??纱蟠鬁p少在診斷泌尿系結核中使用逆行腎盂造影。若在靜脈尿路造影中輔以斷層技術,則可使診斷更為準確。此外,可在電視下動態(tài)觀察輸尿管,了解輸尿管蠕動情況及狹窄的部位與長度,觀察輸尿管膀胱連接部及腎盂輸尿管連接處有無梗阻。

  3.3.逆行腎盂造影:如若靜脈尿路造影不能明確診斷,可考慮進行逆行腎盂造影。腎結核早期,膀胱鏡檢可見淺黃色粟粒樣結核結節(jié),多散在位于輸尿管開口附近及三角區(qū),較重病例可見黏膜水腫、充血、潰瘍。有時可行膀胱活檢,如診斷為膀胱結核亦可說明腎結核的診斷。若發(fā)現(xiàn)膀胱呈急性結核性膀胱炎改變時禁忌行膀胱活檢。

  另外,若欲了解輸尿管下段狹窄的長度、梗阻程度及輸尿管擴張情況,以及需要收集分側腎盂尿行結核苗涂片或培養(yǎng)時,可行逆行腎盂造影。

  逆行腎盂造影可顯示腎及輸尿管的結核病變?nèi)缜八?,若在電視下行動態(tài)觀察,則對明確診斷及制定手術方案更有幫助。膀胱容量小于100ml或膀胱病變嚴重時,插管難以成功,且易于導致膀胱穿孔或大出血,是膀胱鏡檢及逆行造影的禁忌證。

  3.4.B超檢查:對于診斷早期腎結核意義不大,但對已有空洞形成及腎積水的診斷有很大幫助。另外,B超對于抗結核藥物治療期間監(jiān)測腎臟病變情況和膀胱容量變化有很大意義。腎結核行患腎切除后,定期超聲監(jiān)測對側腎臟是否發(fā)展為腎積水,較靜脈尿路造影及CT檢查,既經(jīng)濟又安全。

  3.5.CT檢查:對診斷早期腎結核有一定困難,但對晚期病變的觀察優(yōu)于靜脈尿路造影。晚期破壞嚴重的無功能腎臟在靜脈尿路造影時未能顯示,從中未能獲知任何結核病變的直接征象,但CT可清楚地顯示擴大的腎盞、腎盂、空洞和鈣化,亦可顯示纖維化管壁增厚的腎盂及輸尿管,后者作為腎結核的病理特點之一卻難以被其他現(xiàn)有檢查方法發(fā)現(xiàn)。CT還可觀察到腎實質(zhì)厚度,反映結核病變破壞程度,為決定手術方式提供參考。此外,腎結核難以與腎內(nèi)病變鑒別,以及腎結核合并腎腫瘤時CT檢查具有較大優(yōu)勢。由此,雖然大多數(shù)腎結核病例無需CT檢查即可獲明確診斷,但對于診斷困難者仍可考慮行CT掃描。

  3.6.其他:血管造影、磁共振及輸尿管鏡檢查對于診斷泌尿系結核亦有一定幫助。

  4.診斷標準:晚期腎結核容易診斷,早期則有一定難度。

  4.1.尿普通細菌培養(yǎng)多次陰性的膿尿者。

  4.2.不明原因的膀胱激惹征。

  4.3.有泌尿系結核的影像學證據(jù)。

  4.4.尿抗酸桿菌檢查或培養(yǎng)陽性。

  4.5.病理學可發(fā)現(xiàn)結核性結節(jié)和肉芽腫形成。

  5.鑒別診斷:腎結核是慢性膀胱炎的主要病因或原發(fā)病,因此,腎結核需要鑒別的疾病是可引起膀胱炎癥狀的幾種常見疾病。

  5.1.泌尿系統(tǒng)慢性非特異性感染:慢性腎盂腎炎引起的非特異性膀胱炎有較長期的膀胱刺激癥狀,無進行性加重,可有發(fā)熱、腰痛等急性腎盂腎炎發(fā)作史。慢性膀胱炎可反復發(fā)作,時輕時重,血尿常與膀胱刺激癥狀同時發(fā)生。而腎結核引起的膀胱炎以尿頻開始,逐漸加劇,無發(fā)作性加重,血尿多在膀胱刺激癥狀一段時間后出現(xiàn)。結核性膀胱炎合并非特異悄:感染約占20%,多為大腸桿菌感染,尿液培養(yǎng)可發(fā)現(xiàn)致病菌。慢性膀胱炎一般不是獨立疾病,常有誘因存在,應行全面檢查以排除腫瘤、結石、先天畸形等。

  5.2.尿道綜合征:女性經(jīng)常突然發(fā)作的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癥狀,時好時犯。發(fā)病時尿常規(guī)檢查呈陰性。因而有膀胱刺激癥狀女性患者發(fā)病時應行尿常規(guī)檢查以除外本癥。外陰檢查??砂l(fā)現(xiàn)有處女膜傘或尿道口與陰道口間距較近,且無白帶過多或陰道炎現(xiàn)象。

  5.3.泌尿系結石:血尿多為運動后全程血尿、血量不多、鮮有血塊。腎結石靜止時儀有腎區(qū)疼痛,發(fā)作時可引起腎絞痛。膀胱結石亦可引起長期、慢性膀胱刺激癥狀,尿常規(guī)有紅、白細胞,但常有尿流中斷、排尿后下腹疼痛加重等現(xiàn)象,多發(fā)生于男性小兒或老年患者。結合B超、X線檢查可作出鑒別診斷。

  5.4.泌尿系腫瘤:常以無痛、間歇性肉眼血尿為主要癥狀,膀胱腫瘤合并感染或晚期者可有尿頻和排尿困難而與腎結核相似,但腫瘤發(fā)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,血尿量較大并多有血塊,可行B超,CT和膀胱鏡檢以確診。

  5.5.慢性腎炎:有時腎結核被誤診為腎炎,后者其實并無膀胱刺激癥狀,多有高血JK.尿常規(guī)中有大量蛋白而僅有少量紅、白細胞,顆粒或白細胞管型。

治療

? 一般治療

  腎結核的治療概要:

  腎結核應充分治療,防止其蔓延至腎臟。泌尿系結核應以藥物治療為主。常用抗結核藥物。為減少異煙肼的不良反應,可同時服用維生素B6。早期結核可避免手術治療。輸尿管下段狹窄可切除狹窄段后行輸尿管膀胱再吻合術。


  腎結核的詳細治療:

   1.腎結核的預防:

  1.1.防止肺結核原發(fā)病灶的播散。在已有肺結核時,應充分治療,防止其蔓延至腎臟。

  1.2.經(jīng)常作尿路結核桿菌檢查,可發(fā)現(xiàn)尚未出現(xiàn)臨床癥狀的早期腎結核。

  1.3.嚴格按照規(guī)范處理腎結核患者的尿液,防止結核桿菌播散感染。

  2.腎結核的治療:臨床腎結核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患,不治療難以自愈,由于輸尿管及尿道管腔較細,一旦發(fā)生結核病變,極易發(fā)生狹窄及梗阻,導致腎、輸尿管積水,更促進了患側腎結核病變的發(fā)展,若合并其他細菌感染,患腎功能將很快被完全破壞,形成膿腎。如健側輸尿管口或輸尿管下段結核性狹窄或返流,則可致健腎積水,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而死亡。

  泌尿系結核應以藥物治療為主,抗結核藥物不僅使早期腎結核病變獲得痊愈,還可使一些患者縮小了手術治療范圍。腎結核的治療應全面考慮腎臟病變損害和患者全身情況,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
  2.1.全身治療:包括休息、避免勞累、注意營養(yǎng)及飲食。

  2.2.藥物治療:診斷肯定,病變范圍明確,腎功能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尿路梗阻等情況已

  查明的患者應盡早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。用藥原則為早診斷,早用藥,聯(lián)合運用,持續(xù)足夠療程,但應切忌以下兩點:

  2.2.1.無任何診斷依據(jù),隨意試驗性用藥。

  2.2.2.確診為腎結核患者,不嚴格按照治療方案用藥,從而誘導結核桿菌產(chǎn)生耐藥性,給進一步治療帶來困難。國內(nèi)外數(shù)十年來采用異煙肼、鏈霉素及對氨基水楊酸聯(lián)合治療,療程2年,結核菌轉陰率達96%。

  但對氨基水楊酸對胃腸道刺激性較大,長期應用鏈霉素則對聽神經(jīng)有一定的毒性,使患者常常不能長期堅持用藥,或不規(guī)則用藥而達不到治療效果。1966年利福平問世后,發(fā)現(xiàn)它有快速殺滅結核菌的作用。1972年后應用利福平、異煙肼、吡嗪酰胺短程化療方案,使結核病療程縮短而療效維持。有學者應用利福平和異煙肼治療腎結核6~8月后腎切除病理標本,發(fā)現(xiàn)組織內(nèi)結核菌被全部殺死,空洞愈合,腎實質(zhì)可予保留。利福平,異煙肼,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現(xiàn)已取代原先藥物成為一線抗結核藥物。

  常用抗結核藥物

  異煙肼(Isoniazid,Isomicotinic acid hydrazid):對結核桿菌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,能殺滅細胞內(nèi)外生長旺盛的結核桿菌,對生長緩慢和間歇繁殖的細菌效果較差。特點為療效好,用量少,口服吸收好、毒性低。主要副作用為周圍神經(jīng)炎和肝炎。異煙肼的結構與維生素B6相似,可使體內(nèi)維生素B6貯存減少。神經(jīng)炎的發(fā)生與藥物劑量有關,長期應用異煙肼時應同時服用維生素B6。肝炎常見于老年人及乙?;突颊?,長期服用異煙肼可使血清轉氨酶升高,應定期檢查肝功能,如轉氨酶明顯升高應停藥,停藥后轉氨酶一般可恢復正常。

  利福平(Rifampicin):對繁殖期結核桿菌作用最強,對靜止期結核桿菌亦有殺滅作用,但所需濃度較大。利福平還能穿透細胞膜進入巨噬細胞,對其中的結核桿菌有殺傷作用,是全效殺菌藥c副作用較輕,主要為肝臟毒性、消化道反應及皮膚癥候群等。肝毒性主要表現(xiàn)為轉氨酶升高,肝臟腫大和黃疸。早期無癥狀性轉氨酶升高…般可自行恢復正常而無需停藥。應當指出,原有慢性肝炎,酒精性肝病和老年患者更易于出現(xiàn)肝毒性;利福平與異煙肼合用后肝功能異常者增多,應密切觀察。消化道癥狀常見者為惡心、嘔吐、厭食、腹痛,但一般不影響繼續(xù)用藥。皮膚癥候群多發(fā)生在用藥早期,于服藥后2~3小時出現(xiàn),以面部最為常見,皮膚紅、癢,眼部發(fā)紅,若持續(xù)發(fā)作可行脫敏治療。

  乙胺丁醇(Ethambutol):早期認為乙胺丁醇為抑菌藥,近期發(fā)現(xiàn)其有殺菌作用,在中性環(huán)境下作用最強。與其他抗結核藥無交叉耐藥性,臨床上可用于對鏈霉素或異煙肼產(chǎn)生耐約性的患者。與利福平和異煙肼合用可增強療效并延緩耐藥性產(chǎn)生??诜A坎涣挤磻^少且輕微。最主要為視神經(jīng)毒性,表現(xiàn)為視覺敏度減退及色覺喪失,多在用約后2~6月內(nèi)出現(xiàn),發(fā)生率與劑量有關。視覺功能改變一般可不停藥,一旦出現(xiàn)神經(jīng)炎則需停藥并予大劑量維生素B1,煙酰胺及其他血管藥物。

  吡嗪酰胺(Pyrazinamide,PZA):對生型結核桿菌及非典型分支桿菌一般無抗菌作用,但對人型結核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,酸性環(huán)境有利于其發(fā)揮作用。巨噬細胞內(nèi)pH值低,細菌生長緩慢,其他抗結核藥難以殺滅結核菌,是結核病復發(fā)的根源,但吡嗪酰胺可對巨噬細胞內(nèi)酸性環(huán)境中的結核桿菌具有特殊的殺滅作用。單獨用藥易產(chǎn)生耐藥性,需與異煙肼或利福平合用。主要副作用為肝損害,但每日用量低于2g時肝毒性少見。治療期中應定期檢查肝功能,發(fā)現(xiàn)肝腫大、肝區(qū)痛、轉氨酶升高應停藥觀察,一般可逐漸恢復正常,損害較嚴重者需及早應用腎上腺皮質(zhì)激素。此外,吡嗪酰胺的代謝產(chǎn)物可與尿酸競爭而抑制后者的排泄,可使體內(nèi)尿酸積聚,引起關節(jié)疼痛。

  配伍方案

  異煙肼300mg/d;利福平<50kg 300mg="" d="">50kg者450mg/d;吡嗪酰胺25mg/kg·d;或<50kg 1="" 5g="" d="">50kg者2g/d。2個月后停用吡嗪酰胺,再服用異煙肼、利福平4個月,總療程半年。

  異煙肼300~600mg/d,利福平300~450mg/d,乙胺丁醇600~750mg/d,連用2個月后停用乙胺丁醇,再服半年如癥狀消失,尿結核菌轉陰,再服異煙肼1年以上。

  為減少異煙肼的不良反應,可同時服用維生素B6100mg/d,服用乙胺丁醇者每6周檢杏視野1次,以盡早發(fā)現(xiàn)神經(jīng)損害。腎病變嚴重或膀胱病變廣泛時,前2個月可加用鏈霉素lg/d。現(xiàn)提倡藥物于早飯前半小時一次頓服,可使藥物在體內(nèi)達到較高濃度,有較好的消滅結核桿菌和預防耐藥菌株產(chǎn)生的作用。用藥期間應每月檢查尿常規(guī)1~2次,并行結核菌培養(yǎng)、結核菌耐藥試驗;每3個月行超聲檢查及靜脈尿路造影,以觀察療效。若用藥6~9月仍不能控制者應考慮外科治療。

  抗結核藥物停藥標準

  排尿紊亂癥狀完全消失;

  全身癥狀明顯改善,血沉、體溫正常;

  反復多次尿常規(guī)檢查正常;

  長期、多次尿檢抗酸桿菌陰性;

  尿結核桿菌培養(yǎng)陰性;

  靜脈尿路造影示病情穩(wěn)定或已愈合;

  無其他全身結核病灶。

  2.2.3.手術治療:抗結核藥問世之前,腎切除曾為腎結核的主要治療方法,而現(xiàn)今在抗結核藥物的治療下,有些早期結核可避免手術治療,有些原先需行腎切除者可僅行病灶清除,腎部分切除或整形手術。術前需應用抗結核藥2~3周,保留腎臟的手術則術前至少需用藥4周。

  腎切除術

  適應證:①腎臟廣泛破壞,功能已喪失或接近喪失,對側腎臟正常,輕度積水或有輕度結核病變;②一側腎結核并發(fā)持續(xù)嚴重出血;③腎結核合并難以控制的腎性高血壓;④結核性膿腎、特別是合并繼發(fā)感染;⑤無功能的鈣化腎;⑥結核菌耐藥,藥物治療效果不佳;⑦腎結核合并該側腎臟惡性腫瘤。

  腎結核發(fā)展至晚期時,結核病變蔓延至腎周,X線片上外形不清或腎蒂附近有鈣化淋巴結陰影時,手術常較困難,對此類病例,應特別注意勿損傷附近臟器。右側可能損傷下腔靜脈及十:指腸,左側應注意脾臟和胰腺。因此,腎切除時盡量切除腎周脂肪,但在特殊情況下亦可采用腎包膜下切除術。

  進行患腎切除時,輸尿管亦需切除,切除長度視輸尿管病變范圍和程度而定。若輸尿管病變范圍廣泛而嚴重,輸尿管粗而壁厚,腔內(nèi)有干酪樣物,則僅行輸尿管部分切除后殘端在術后多會導致重新發(fā)病,應一并將輸尿管全部切除直至膀胱入口處。若輸尿管病變較輕,術后不會重新致病,則行常規(guī)部分切除即可。但應注意,如果輸尿管殘端腔內(nèi)存在結核組織.可能會影響腎臟切口愈合導致切口感染甚至竇道形成。因此,應用石炭酸燒灼殘端,再以酒精中和,生理鹽水清潔,絲線結扎,爾后以脂肪組織覆蓋包埋,使其與腎切口隔開。

  若膀胱結核病變嚴重,膀胱容量小,則術前應留置導尿管,以防術中膀胱過脹引起大出血。如腎結核合并附睪結核,在一般情況許可下,可同時切除附睪。

  禁忌證:①雙腎嚴重結核,合并氮質(zhì)血癥;②存在嚴重出血傾向;③合并泌尿生殖系外活動性結核;④全身情況不良,嚴重貧血者。

  腎部分切除術:局限性結核病灶在經(jīng)短程藥物治療后多能治愈,加之腎部分切除術手術較復雜,易產(chǎn)生并發(fā)癥,已很少用于治療腎結核,惟以下情況時,可考慮腎部分切除術。①局限性鈣化病灶經(jīng)6周藥物治療無明顯改進;②鈣化病灶呈擴大趨勢,有破壞整個腎臟危險時。未經(jīng)正規(guī)藥物治療者,身體其他部位結核未控制者及同側輸尿管、膀胱已有明顯結核浸潤者不宜施行腎部分切除術。

  腎結核病灶清除術:適用于靠近腎臟表面的閉合性結核空洞,以及孤腎或雙側腎臟局限性結核膿腫與腎盞不相通,有無鈣化者均可手術?,F(xiàn)可在X線或B超導向下行穿刺抽膿,膿腔內(nèi)注射抗結核藥物,效果良好,用以替代腎結核病灶清除術。

  整形手術:整形手術運用于腎結核已經(jīng)藥物控制而輸尿管狹窄者,引起輸尿管結核狹窄最常見的部位為輸尿管膀胱連接部,此處發(fā)現(xiàn)的狹窄即使患者未出現(xiàn)腎結核臨床癥狀亦應考慮有結核可能。其次為腎盂輸尿管連接部,中段輸尿管狹窄較少見。少數(shù)患者全長輸尿管狹窄纖維化甚至鈣化,此種情況下,腎臟病變均很嚴重而不能施行整形手術。

  輸尿管下段狹窄可切除狹窄段后行輸尿管膀胱再吻合術。腎盂輸尿管連接部狹窄一股采用腎盂輸尿管離斷整形術,術后應用“雙J管”行內(nèi)引流,保留4~6周,可減少術后再狹窄機會。極少數(shù)中下段狹窄者,需采用游離回腸袢替代大段輸尿管,以恢復腎盂與膀胱通路。由于結核性膀胱炎原本存在不同程度的結締組織增生,無法施行膀胱壁管式(Boariflap法)重建10cm以內(nèi)的狹窄。因多為一小段狹窄,經(jīng)膀胱鏡施行輸尿管口及輸尿管末端切開擴張術,效果亦難遂人意。

用藥

異煙肼片:肝功能不正常者,精神病患者和癲癇病人禁用;發(fā)生率較多者有步態(tài)不穩(wěn)或麻木針刺感、燒灼感或手指疼痛(周圍神經(jīng)炎);深色尿、眼或皮膚黃染(肝毒性,35歲以上患者肝毒性發(fā)生率增高);食欲不佳、異常乏力或軟弱、惡心或嘔吐(肝毒性的前驅癥狀)。發(fā)生率極少者有視力模糊或視力減退,合并或不合并眼痛(視神經(jīng)炎);發(fā)熱、皮疹、血細胞減少及男性乳房發(fā)育等;本品偶可因神經(jīng)毒性引起的抽搐。

飲食

? 飲食保健

  1.鱉甲柴胡湯:

  [原料]鱉甲15 g,黨參10g,銀柴胡、百部各9 g,蜂蜜適量。

  [制法]將鱉甲炙后,研成粉末}把其他幾味藥加水,用沙鍋煎熬成湯液,然后將鱉甲粉末放入藥液中,調(diào)入蜂蜜即可。

  [功效]滋陰清火。適用于陰虛火旺的骨蒸潮熱的結核病患者。

  [服法]1劑/d,分早、晚服用,連服數(shù)日。

  2.豬肺天冬湯:

  [原料]天冬50 g,知母30 g,黃芪15 g,地骨皮20 g,紅棗5枚,豬肺300 g。

  [制法]將豬肺清洗干凈,焯水,去掉腥味,切成小塊;把其他藥物放入沙鍋中,加水適量煎熬成湯液,去渣后放入豬肺,再加一定的清水煎煮,煎煮至豬肺熟爛為度。

  [功效]滋陰潛陽。適用于各種氣虛不固的結核病恢復期患者。

  [服法]2次/周。佐餐服食。

  3.糯米蒜粥:

  [原料]紫皮大蒜30 g,糯米50 g,白糖適量。

  [制法]將紫皮大蒜去皮,放入沸水中煮1~2分鐘后撈出;將糯米淘洗干凈,放入沙鍋中,加清水適量煎熬成粥,把蒜放入其中,再煎熬片刻即可。

  [功效]清熱祛癆。適用于各種結核性疾病患者。

  [服法]1次/d,連服數(shù)周。

  4.薏苡仁豬肺粥:

  [原料]薏苡仁50 g,豬肺1具(約重300 g)。

  [制法]將豬肺洗干凈,焯水去泡沫,切成小塊,放入沙鍋中,加清水適量煮成爛熟;把薏苡仁研成細末,放入煮熟的豬肺湯中即可。

  [功效]清熱補陰。適用于骨蒸潮熱,盜汗患者。

  [服法]1次/d,連服1周。

  5.蛤蜊韭菜肴:

  [原料]蛤蜊50 g,韭菜(韭菜芽更好)30 g。

  [制法]將蛤蜊肉洗干凈切細,韭菜洗澡干凈切成段,一同放入炒鍋中,用小火炒熟即可。

  [功效]清熱補陰。適用于結核陰虛盜汗患者。

  [服法]1次/d,作菜肴食用。

  6.準山蓮子粉:

  [原料]山藥(淮山)250 g,蓮子150 g,芡實120 g。

  [制法]將3味藥略洗一下,曬干,研成細末,裝入膠囊中(3~5 g/粒)。

  [功效]滋陰補虛。適用于各種結核病體虛患者。

  [服法]3~5丸/次,3次/d。

  7.浮小麥大棗湯:

  [原料]浮小麥30 g,大棗8枚,甘草5 g,蜂蜜適量。

  [制法]將前3味藥煎熬成湯液,去渣后加入蜂蜜即可。

  [功效]清熱除煩。適用于結核病盜汗、自汗患者。

  [服法]1劑/d,連服半個月。

  8.百合天門冬粥:

  [原料]百合、天冬(天門冬)各30 g,粳米100 g,冰糖適量。

  [制法]將百合與天冬放入沙鍋中,加入清水約500 mL,去渣后留汁,把粳米淘洗干凈,加入藥液煎熬成稀粥,待溫時放入冰糖。

  [功效]滋陰清虛熱。適用于陰虛發(fā)熱的結核病患者。

  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用。

  9.木耳百合湯:

  [原料]白木耳20 g,百合30 g。冰糖適量。

  [制法]先將白木耳用清水泡發(fā)并去蒂,與百合一同放入沙鍋中煎熬,待熟時放入冰糖即可。

  [功效]養(yǎng)陰、清虛熱。適用于陰虛潮熱者。

  [服法]1劑/d,分早、晚2次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