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玉米須茶:
[原料]新鮮玉米須120 g。
[制法]將新鮮玉米須洗干凈切成段,放入沙鍋中,加清水適量,煎熬約20分鐘即可,加白糖適量。
[功效]消炎止痛,通利水道。適用于尿道炎癥。
[服法]代茶飲,每日數(shù)次,病除為止。
2.西瓜汁飲:
[原料]大西瓜1個。
[制法]將西瓜清洗干凈,剖開食肉。
[功效]能利尿。緩解急性膀胱炎、尿道感染的癥狀。
[服法]1個/d(亦可用西瓜皮煎熬成湯,加入白糖,代茶飲用,效果亦佳)。
3.鮮荸薺粳米粥:
[原料]鮮荸薺、粳米各100 g。
[制法]將荸薺洗干凈,削去皮,與淘干凈的粳米一同放入沙鍋中煮成稀粥。
[功效]利尿消腫。適用于腎炎、膀胱炎、尿道炎患者。
[服法]1劑/d,服至病好為止。
4.冬瓜綠豆湯:
[原料]新鮮冬瓜500 g,綠豆5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冬瓜連皮切成小塊,把綠豆洗干凈,一同放入沙鍋中,加清水適量,用文火煎熬成湯,加入白糖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利尿,防暑降溫。是防止尿道感染的最好飲料。
[服法]代茶喝,頻頻飲之。
5.金銀花甘草茶:
[原料]金銀花30~50 g,甘草末10 g。
[制法]把金銀花去雜質(zhì),與甘草末放入茶杯中,加即開的開水沖入杯中,盞上蓋,放置15分鐘,即可飲用,
[功效]清熱解毒,利尿通淋。適用于尿道感染引起的發(fā)熱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。
[服法]每日頻頻飲之,代茶喝。
6.綠豆白糖飲:
[原料]綠豆芽50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綠豆芽洗干凈并搗爛,用干凈紗布包好,壓擠取汁,加入白糖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利濕。適用于泌尿系感染、尿赤、尿頻、淋濁等癥。
[服法]代茶飲之,頻頻服用。
7.鮮甘蔗藕汁飲:
[原料]鮮甘蔗汁1杯,藕汁1杯。
[制法]將新鮮甘蔗和藕節(jié)清洗干凈,分別搗汁1杯,然后混勻服食。
[功效]清熱利尿,涼血散瘀。適用于泌尿系感染,小便短赤,伴有血尿,尿道剌痛等癥。
[服法]2杯/d,分2~3次喝完。
8.鮮芹菜汁飲:
[原料]芹菜2 500 g。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芹菜洗干凈,去葉,切成段,用干凈紗布包好,絞取汁液,然后放入沙鍋中煮沸,加入白糖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利尿。適用于尿道感染發(fā)熱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患者。
[服法]60 mL/次,3次/d,服至病情好轉(zhuǎn)。
9.蜆肉海棠湯:
[原料]蜆肉20 g,秋海棠30 g,冰糖適量。
[制法]將蜆肉洗干凈,焯水后,加入秋海棠,放入沙鍋中,加清水適量煎熬成湯液,放入冰糖,攪勻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利濕。適用于尿路感染,尿頻、尿痛、尿血患者。
[服法]吃蜆肉喝湯,1次/d。
10.冬瓜豆豉湯:
[原料]冬瓜250 g,蔥白100 g,豆豉50 g。
[制法]將冬瓜洗干凈,連皮切成片;蔥白切成段;豆豉研成末,一并放入沙鍋中煎煮成湯液。
[功效]清熱利濕。適用于尿路感染初起。
[服法]共做成羹,早、晚服用。
11.粳米檳榔粥:
[原料]檳榔10 g,粳米5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檳榔加水煎熬10分鐘左右,去渣留汁液,再加入粳米、藥液和清水約400 mL,煮成稀粥,加入白糖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化濁,泄熱解毒。適用于濕熱重的尿道感染者。
[服法]1次/d,佐餐服食。
12.墨魚桃仁湯:
[原料]墨魚50 g,桃仁15 g,姜、蔥、精鹽各適量。
[制法]先將墨魚洗干凈,去皮、骨,切成絲。與桃仁一起放入沙鍋內(nèi),加入清水,用武火煎熬,然后用文火,將墨魚煮爛熟,加入姜、蔥、精鹽即可。
[功效]清熱活血,通絡(luò)。適用于尿道感染較重者。
[服法]1劑/d,連服數(shù)日。
13.白術(shù)豬肚湯:
[原料]白術(shù)、檳榔各10 g,粳米100 g,生姜適量。
[制法]先把豬肚洗干凈,焯水后,切成絲或片,與其他藥物一起煮成湯液,然后去藥渣,留豬肚和湯液與粳米一同放入沙鍋中再煮成粥。
[功效]清熱養(yǎng)血。適用于濕熱較重的尿道感染者。
[服法]1次/d,佐餐服食。
14.銀花枸杞粥:
[原料]金銀花(銀花)、枸杞子備15 g,糯米5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把糯米淘洗干凈,與金銀花和枸杞子一起放入沙鍋中,加水500 mL,用文火燒至微沸,煮成稀粥。
[功效]益氣健脾,清熱利尿。適用于腎虛濕重的患者。
[服法]1次/d,佐餐服食。
15.雙金粳米粥:
[原料]雞內(nèi)金30 g,金錢草250 g,粳米100 g。
[制法]將雞內(nèi)金洗干凈,曬干,研成粉末,把金錢草放入沙鍋中煮成湯液,然后去渣留液,把粳米淘干凈與藥液一同放入沙鍋中再煮成粥,加入白糖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利濕,消炎。適用于尿路感染。
[服法]1次/d,連服數(shù)日,佐餐服食。
16.西瓜皮荷葉飲:
[原料]鮮西瓜皮100 g,鮮荷葉1片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西瓜皮和荷葉洗干凈,切細,加水煮開后加白糖適量。涼后飲用。
[功效]清熱解毒,利小便,護嗓利咽。
[服法]1劑/d,連服3日為1療程。
17.菊蒜飲:
[原料]桑葉20 g,菊花6 g,大蒜10瓣。
[制法]把3味藥漂洗干凈,一同放入沙鍋內(nèi),加水適量煎熬成湯液,濾取汁液即可。
[功效]清熱解毒,疏散風(fēng)熱。有抗病毒、抗菌、抗感染和抗癌作用。適用于尿路感染。
[服法]1劑/d。連服數(shù)日有效。
18.西瓜玉米須飲:
[原料]西瓜500 g,玉米須5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西瓜瓤切成小塊榨出西瓜汁,玉米須洗干凈放入鍋中,加入清水500 mL,燒開,去渣留汁,再將西瓜汁倒入,混勻。冷卻后服用。
[功效]清熱解暑,利尿消炎。適用于急慢性腎炎、尿路感染、膀胱炎等疾病。
[服法]1劑/d,連服1周。
19.車前蘋果汁:
[原料]蘋果150 g,橘子100 g,黃瓜、車前草各25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先將車前草洗干凈,放入沙鍋內(nèi),加入適量清水煮沸,濾渣取汁,然后將黃瓜、蘋果、橘子(連皮)、白糖一同放入果汁機中,攪和4~5分鐘,取汁與車前草摻和,攪勻即可。
[功效]清熱解毒,利尿消腫。適用于夏令受熱小便淋瀝不盡,小便澀痛等癥狀患者。
[服法]1劑/d,連服3日為1療程。
20.車前子粳米粥:
[原料]車前子30 g,粳米100 g。
[制法]車前子用紗布包好,放入沙鍋中,加水500 mL,煮取汁液;再用藥液和清水適量,將粳米煮成稀粥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利尿,滲濕止瀉。適用于小便不利、淋瀝澀痛或濕熱瀉泄。用于尿道感染、膀胱炎及支氣管炎等癥。
[服法]1劑/d,分2次服用。
21.鳳尾草海帶湯:
[原料]鳳尾草(鮮品60 g)、海帶各30 g。
[制法]將風(fēng)尾草洗干凈,切成段,海帶去掉泥沙,切成小塊,一同放入沙鍋內(nèi),加清水3大碗,煎至1碗,以精鹽少許調(diào)味,去渣即可。
[功效]清熱解毒,涼水利尿。適用于尿路感染、尿道炎、膀胱炎等癥。
[服法]1劑/d,空腹服用。
22.楊桃蜜糖水飲:
[原料]鮮楊桃3~5個,蜂蜜適量。
[制法]將楊桃洗干凈,切成小塊,加清水3碗,煎至1,5碗。去渣,沖入蜂蜜調(diào)味即可。
[功效]清熱解毒,利尿。適用于尿道感染、膀胱炎、膀胱結(jié)石等。
[服法]1劑/d,分早、晚服用。
23.小麥青小豆粥:
[原料]青小豆60 g,通草10 g,小麥100 g,白糖少許。
[制法]先煎通草,去渣取汁,再煮小麥、青小豆作粥,加入白糖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利尿通淋。適用于下焦膀胱濕熱。用于尿道感染、熱淋、小便灼熱、淋瀝澀痛等癥。
[服法]1劑/d,空腹服用。
24.鮮香椿魚肴:
[原料]鮮香椿葉250 g,植物油500 g,面粉及調(diào)料適量。
[制法]香椿葉洗干凈切細,與面粉、精鹽、蔥末、姜末一同加水調(diào)成面糊,鍋中油燒至六成熱時,將糊料用勺徐徐倒入油鍋內(nèi),成條索狀,形似小魚,炸熟服食。
[功效]清熱祛濕,利尿解毒。適用于泌尿系感染,腸炎腹瀉,瘡瘍腫癤等癥。
[服法]每服適量,佐餐服用。
25.蓮子六一湯:
[原料]蓮子(去心)50 g,生甘草10 g,冰糖適量。
[制法]將前2味藥加水1大碗,小火煮至蓮子軟熟,調(diào)入冰糖。
[功效]清熱利尿。適用于泌尿系感染見尿頻尿急,小便赤濁或有虛煩、低熱等癥。
[服法]1劑/d,連服數(shù)日。
26.野莧車前草飲:
[原料]紅色野莧菜(連根)、鮮車前草各50 g,白糖適量。
[制法]將前2味藥洗干凈,放入沙鍋內(nèi),加清水500 mL,同煮取汁,加白糖調(diào)味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利尿,止血消炎。適用于尿道炎之血尿、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癥。
[服法]代茶飲,每日數(shù)次,連服數(shù)日。
27.葡萄藕蜜膏:
[原料]生地黃200 g,葡萄汁、鮮藕汁各250 mL。
[制法]將生地黃洗干凈,放入沙鍋內(nèi),加水煎熬3次,每次20分鐘,合并藥液,文火濃縮至較濃時,加入葡萄汁和鮮藕汁,繼續(xù)煎熬成膏狀,加入1倍量的蜂蜜,沸后?;?,待冷裝瓶。
[功效]清熱涼血利尿。適用于尿道感染引起的尿急、尿頻、尿痛、尿血等癥。
[服法]1匙/次,1次/d,沸水化飲。
28.葡萄生地藕汁膏:
[原料]生地黃(生地)100 g,鮮葡萄、鮮藕各150 g。
[制法]將生地黃加水適量,放入沙鍋內(nèi)煎熬去渣取汁,加熱濃縮,另將鮮葡萄、鮮藕洗干凈,搗爛取汁,與生地黃濃液混勻,文火煎熬成膏,加等量蜂蜜煎沸即可。
[功效]涼血止血,通利小便。適用于熱迫膀胱、傷及血絡(luò),小便澀痛滯熱,尿中帶血,用于尿道感染等癥。
[服法]1湯匙/次,2次/d,長期服食。
29.清明柳葉速溶飲:
[原料]清明時節(jié)嫩柳葉1 000 g,白糖粉500 g。
[制法]將柳葉洗干凈,放入沙鍋內(nèi),加水適量煎熬1小時,去渣留汁,繼續(xù)以小火濃縮到將要千鍋時,?;?,待涼,拌入白糖粉,把藥汁吸干凈,混勻,曬干,壓縮,裝瓶備用。
[功效]清熱利小便。適用于泌尿系感染,尿頻、尿急、尿痛,小便混濁等癥。
[服法]10 g/次,用開水沖化,代茶飲用。
30.鮮椿根白皮湯:
[原料]鮮椿根白皮、蜂蜜各20 g(或白糖)。
[制法]將椿根白皮洗干凈,切碎,放入沙鍋內(nèi),加水300 mL,煎取150 mL,加蜂蜜或白糖,攪勻微煮。
[功效]清熱燥濕,澀腸止瀉。適用于濕熱帶下、淋證、子宮內(nèi)膜炎、尿道感染等。
[服法]每服藥30 mL,2~3次/d。
31.生藕冬瓜菜湯:
[原料]生藕節(jié)100 g,白冬瓜1個。
[制法]將藕節(jié)洗干凈,切碎,把冬瓜洗干凈,切成塊(不去皮),一同放入沙鍋內(nèi)煎熬成湯即可。
[功效]清熱利濕利小便。適用于血淋、尿道感染、小便有血等癥。
[服法]代茶飲,每日頻頻飲之。
32.玉米須鯽魚湯:
[原料]鯽魚1條(約重350 g)。玉米須、玉米蕊各100 g,調(diào)料適量。
[制法]玉米蕊加水適量放入沙鍋內(nèi)煮沸20分鐘,取汁;鯽魚去鱗和腸雜,加酒漬片刻,氽入汁水中,加黃酒、姜片燴30分鐘,撒上蔥花、味精即日]。
[功效]利水消腫。適用于水腫、尿少、尿頻、尿急,尿道感染灼熱疼痛等癥。
[服法]1劑/d,喝湯吃魚肉,佐餐服用。